学习教育管理学的心得
教育管理不仅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及学校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而且是对教育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方法论和管理学等,有以效率为本、以人为本、主观论、多元整合论等管理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等。学校管理对校长的专业职责有相应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指出优秀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学生管理要求学校和教师使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教学管理要求学校和教师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常高效进行。学习完教育管理学,结合我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观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习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的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管理混乱的企业一定会被无情地淘汰,管理得当的企业会得到发展。一所学校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鲜明的性质和特点,它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需要完成多个目标,主要包括国家的教育目标以及学校的组织目标。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师和学生,这两者都具有特殊性,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尤其是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对学校全局管理的重要性最为突出。管理混乱的学习往往学生纪律松弛,老师工作松懈,教学效果差,学校发展滞后。
二、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者理念的落后
从管理智能来看,做好一个学校管理者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智能结构,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是对教育管理理念长期都不更新,对教育管理理念没有创新思想,都怀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几乎没有改变的思想。对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现象也无动于衷。
2、教育管理中教师管理模式落后
(1)在对教师的管理中过于重视制度的刚性,缺乏人性化关怀。这些规章制度通常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意志体现,从一开始就没有给组织成员以主人翁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评价考核制度上过于注重绩效和量化的指标。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可以被量化,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和绩效,可能会扭曲教师本身的首要工作,而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量化指标的完成,而不是自身教学质量上的改进等。
(3)由于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对教育改革的挑战,加之人事管理改革滞后,使教师流失、浪费等问题突出。同时,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师职业的魅力下降,也成为妨碍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3、教育管理中质量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有一部分管理者对于教育指导的质量管理思想较为陈旧,不清楚国内教育管理的变化。有部分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质量的管理主要是以学业升学为主,往往对学生的体质、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质等没有相当的重视。这样的教育可能符合前几十年前的教育质量观,但是已经抛离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观念,偏离了社会实际的需求。
三、学校管理的改进方法
学习了《教育管理学》之后,我似乎从中得到一些答案和解决的思路。现代的学校想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现代教育管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学校应该以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武装自己,更新管理者的思想,以权变思想为指导,实现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智能结构。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智能大致有五方面:
(1)概念的管理。学校管理者无论处理任何事件和人的问题,都能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
学习《教育管理学》的心得体会(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