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沟通和协调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和教职工沟通,也要和自己的上级沟通。
(4)组织实施能力。
四、课堂教学的管理
随着新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型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运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控制不好课程秩序,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使我学到一些管理课堂的只是,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有体会。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觉得要想管理好课堂就必须得有一个和谐的课堂秩序,让学生树立一个纪律意识。课堂需要活跃,但孩子们的自我约束极差,因此,需要一个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学生管理自己。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学方法多样、趣味无穷,课堂才会生动,学生的思路就会活跃,激发起学生的求生欲,最终收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就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为提高我校的教育管理的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管理:
1、备课、上课
教师备课要一课一案,不准无教案上课,教案应项目齐全,体现知识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统一。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组织教学严谨并贯穿课堂的始终,对学生严格要求,始终关注学生的学生状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课后与班主任沟通。认真按授课的基本环节去做:
(1)导入
(2)回忆旧知识
(3)呈现有组织的新知识或信息
(4)联系新旧知识
(5)迁移与运用
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等,积极创设环境,激活学生思维。
2、作业的布置和修改
教师布置作业要适度、精选,不能随心所欲,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作业要有层次性。教师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要按时收作业,不得让学生代批作业、试卷等。发现错误要及时在错题集上记录,并及时讲解。
3、听课、评课的开展
听课坚持学校统一安排与领导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原则,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听课要求以本学科为主,校长、主任不得少于0节,教师不得少于1节,教研组要求教师必须听。各类校级公开课要求同学科教师必须听,其他没有课的教师必须听。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听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研讨课、公开课、调研课等课上完后,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评课要真正指出缺点、发扬优点,切记流于形式,并写出相应的总结。
4、常规检查落实
教师教案、听课记录由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检查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评价,同时,把检查结果和教师考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今后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在检查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下阶段的教学中,我将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把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六、监督要到位,反馈要及时
在学校各项工作稳定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背离目标的苗头,偏离正常轨道的趋向和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调整,这里所说的“问题”实际上是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要及时察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校干、监督人员要明察秋毫,及时反映,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往往存在碍于情面,要么不检查,要么检查也是走马观花,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导致制度形同虚设。从今以后我们要纠正思想,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到及时监督和反馈,不能怕得罪人。
“管’需要勇气,“理“需要智慧,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极强的事业心来实现。要做到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管理就是最优化的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和不成熟的想法,理解肤浅而表层,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总之,今后我将以学校的发展为核心,创新各项机制,使学校早日走上规范化办学之路,走上内涵发展之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出让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的教育。
学习《教育管理学》的心得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