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研组工作提效之路
[摘 要]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基层管理部门,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贯彻和执行单位。教研组必须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家”中,大家彼此信任,相互依赖。不过在这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共同体中的差异。教研组的设置一般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有3名任课教师以上者,一学科设立一个教研组,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带头人和责任人,教研组长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职责;现状;原因分析;策略探究;实效性;积极性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基层管理部门,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贯彻和执行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组织制订本组教学工作学期、学年计划,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并负责具体实施落实,做好各项工作及实践活动的报告、总结。编写本专业及所承担专业外的教学科目的教学大纲及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根据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要求及专业情况,向教务处及校长提出任课教师安排计划,组织好各环节的教学和总结。负责检查教师的工作情况和教学质量,组织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培养青年教师。提交学期学年成绩单。组织专业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设计教研课题,组织实验,执行听、看、査、评课制度。落实教学工作必需的教材、讲义、参考^论文(含音像^论文)的组内教学设备的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对本组教师实行考核,向学校提出教师的晋升、评奖、评聘意见。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一、学校教研组工作的重要性及作用
1.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研方式未能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大都游离于教师主体之外,成为与教师教学、生活脱节的外在衍生物。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生命衰微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必须重建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校本教研文化。
教学研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行为,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教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是通过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摆脱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形成自我个性的教学艺术特色。这种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变化理解程度为前提的。因此,搭建教师研究的平台,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使它能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让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提炼自己的教学得失,形成指导性的教学策略与理论,显得非常迫切。
2.学校管理机制的重塑完善
面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在学校的管理层面上应有民主、尊重的对话模式形成。学校管理要深刻认识到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可以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所以,在管理文化上要形成新的情景,让教师自己发觉提升专业水准的紧迫感,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性,从而积极、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浅谈学校教研组工作提效之路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