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
现社会的独生子女居多,每个孩子都是家人的掌中宝,都在蜜罐中成长,家里人无条件的的给予满足,而养成幼儿出现的霸道、骄横、不讲道理的性格,常常出现的就有不愿意与他人分分享的现象。而往往这种现象就被成人误解成“自私”。有一次跟班上的一位家长沟通,那位家长很懊恼,流露出不知如何去解决的表情,她说自己的孩子不愿和别人分享,表现的很自私,她不知该怎么办?是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都是孩子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在家里以孩子为中心,什么都是以他为先。所以孩子不会和别人分享,不懂和别人交换。作为幼教成员,我们应该找出办法,积极与家人配合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消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从小灌输幼儿分享的意义
“都是我的,你不可以拿走。”“不要碰我的东西。”“你不能和别人玩,你只可以和我一个人玩。”……留心观察,注意倾听,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有太多的类似与这样的小朋友的声音。是幼儿“霸道”?还是他们“自私”?我想都不是,他们应该还没有到懂得“霸道”和“自私”真正含义的年龄吧!作为一个三五岁的小朋友,流露出如此强烈的“占有欲”,我想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年龄小的幼儿没有办法理解分享的意思,而现实生活常出现有一些朋友把玩具死死抱胸前不愿意给别人玩的,有好吃的东西也不愿意跟其他人分享的。这些现象常常让家人很懊恼,甚至会批评幼儿,“怎么能这样?快把东西给别人玩一玩,不能这么自私的,不然下次我就不给你买了。”孩子听后的反应,肯定就是大哭。发自内心想一想,这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其实对于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由于认知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因此,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他开始掌握“所有权”,所以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出现这种“占有欲”,大人也不需有过多的紧张,因为这也是小孩成长的一个阶段,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开始有“自我意识”了。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给他们讲大道理,而是一点一点灌输他们分享的意义。我是一个托班的教师,班上也常常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两个孩子为了了同一件的玩具发生争吵;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 拿着不玩也不愿意给其他幼儿玩。其实我也有过懊恼,后来我明白这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只好想出办法来,让他们明白分享的意义。
班上的浩浩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父母平时上班,也很少有时间管他,最近发现他的占有欲特别的强,常常与小朋友应争抢玩具发生冲突。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也在想办法解决,一天大家吃下午茶,把苹果切好后,我把浩浩叫到身边,对他说:“浩浩,你看,苹果看上去好像很甜啊。你愿意把它拿下去分给下面的小朋友吃吗?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美味的苹果好不好?你愿意把东西给小朋友分享的话,他们都会很高兴的。”浩浩起初好像不是很愿意,后来慢慢地他愿意把苹果拿下去给小朋友吃,而且小朋友还连忙对他说谢谢,浩浩也很高兴。慢慢浩浩也开始明白东西并不是只能自己拥有,也可以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之后,浩浩与小朋友一起争抢玩具的次数慢慢越来越少了,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一、为幼儿树立分享教育的榜样
浅谈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