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优良的班风必须在严格要求和训练中培养,要在训练培养中把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全班的统一意志。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细节要求,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章法,学生在长期的过程中会逐渐自律起来并转化为自身习惯。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班规,使学生远学有方向,近学有标准。二是开展班会活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认真的评议,必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从而使良好的班风得到巩固和发展。老师也会在每天进行讲评,让每个同学了解自己一天里自己的表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我带的班中有一个学生非常懒惰,总是偷懒不参加值日生工作,自己的个人物品也是杂乱不堪,周围的同学都很反感。在班会上大家对他进行了帮助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适时的进行提醒,这样一来,帮助这个学生改掉了坏习惯。
五、培养管理骨干,发挥榜样的力量。
班级管理中要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学生来帮助后进学生,从而共同进步。班干部是班级中各方面表现优秀的的骨干团队,他们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率作用会在极大程度上起到班风的导向作用。老师要指导他们怎样做好事,怎样为同学服务,怎样为班级服务。对于他们中突出的品德和事迹老师要树立榜样,让其成为其他同学的效仿对象,让他们的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真正的积极投身于为班级服务中去。帮助班集体形成一种向上的正气,一旦班级出现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通知老师,并共同积极解决问题。在我带的班中,特别重视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级的很多事情都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可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可见,班级骨干在班级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
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共同遵守,共同提高。而后进生有时会给班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转化后进生,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转化生进生,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一个实际问题。班主任要成为后进生灵魂的雕塑师,要和后进生促膝谈心,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及对人、处事的态度,特别注意了解他们平坦喜欢哪些活动,结交什么朋友,从而掌握他们的思想、情绪及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要公平对待后进生,要在某些方面给予“偏爱”。如上课多注意他们、多提问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班级活动时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扬长避短,多加鼓励,树立信心,使他们增强信心,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使生进变先进。如:因病耽误功课,因家庭的影响或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进而导致老师不喜欢,家长对他们也推动信心;同学也看不起他们,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笨,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后进生一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习就没有心思,并会由学习成绩差演变成品德差。班主任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后进生,即要严肃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同时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从平常的事情中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这些微弱的“火花”逐渐燃烧成熊熊大火;要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产生积极的体验。如设立后进生进步奖,对表现好、成绩提高快的后进生给予表扬、奖励;同时在班级里采取“结对子”帮扶评比竞赛,使后进生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从而使班级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向上力。
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学风建设。班风、学风不仅是班级学生的整体风貌和风气,更是班主任自身之风作用于学生的表现。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助于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奋进和谐的育人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育人的“优质摇篮”。好的班风、学风会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推动班内同学上进。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培养好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优良的班风、学风象一种无形的模具那样,去同化、塑造全班学生,引导他们逐渐形成高尚的品格,文明的行为和良好的作风。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班风(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