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欣赏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为焕发生命活力提供机会
总之,“欣赏教育”是一种主动式的引导教育,它从生命的根本之处,加以改善,挖掘人的潜在动力与积极性,是一种生命的教育。
为了使”欣赏教育”能够成为实践“彰显师生生命活力”需经过几个阶段。第一,理念‘轰炸’阶段。我们认为,从心底发出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为了让‘欣赏教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主导理念,首先教师进行专题理论学习,从2005年起,通过一系列的生动的讲座,具体的案例分析,老师们逐渐对“欣赏教育”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现代生命观下的欣赏交易实践与研究的主题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在自身努力中感受奋斗的快乐,集体的快乐让学生的学习历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结合老师在欣赏实践中放入感悟和成功体验,适时组织开展欣赏案例的宣讲,一次次的感动,触动,越来越多教师加入欣赏教育的行列,改变了学校课堂教学面貌,改善了学校育人环境,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一种以“欣赏”为校园主文化的文化氛围正悄然形成,一批批学生在“欣赏教育”中渐渐改变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正在健康成长。第三,提升职业幸福感阶段。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每一个与会者深受感染。大家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欣赏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历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老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一个思维角度的转变,一个处理方式的变革,甚至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带来全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以往教育过程中从没有过的,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快乐和成功,老师们用心体会到付出也是一种幸福,用行动实践快乐!
在欣赏教育的基础上,情感式教学也是紧密相关的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有态度与体验,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体验必须通过个体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完成,也就是说,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种非强迫性的过程,只能唤醒,不能给予;只能主动,不能被动;只能感染,不能强迫。情感体验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这一过程,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即学生在教师外在推动力的作用下,能自主产生一些独特的感受,体验和领悟。只有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生命层次,才能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感体验是指教育者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与要求,通过相应的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情感教育作为完整的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性,实现教学目标。
关于学习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研究的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