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决策者可以凭借经验的积累,甚至是直觉,对一些难以依靠理性决策的问题做出非理性决策;另一方面,决策者也可能因为成功的经验使自己形成思维定势,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在决策时不再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决策过于保守。
3.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实际上,决策者为了便捷习惯于随意简化决策的过程,忽视决策程序化的重要作用,而对于非程序化决策的却难以有效把握。
4.决策风格
决策者对问题的感知能力、经验积累、个性特点、工作作风不同,其决策风格也不相同。决策风格分为五种:固执己见,善言逆耳;见风使舵,没有原则;因循敷衍,拖延决策;缺乏主见,不知所措;多谋善断,敢于质疑。显然,前四种风格往往造成决策失误。
5.风险态度
决策者对未来教育活动的认识是有限的,决策方案的实施不是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可见,决策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有些学校决策者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缺少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精神。
6.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决策者常常受消极心理效应的影响。
五、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
学校管理决策的主体是组织,学校的组织氛围同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组织成员的决策。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主要有:决策体制、环境条件、组织文化、决策群体等。
1.决策体制
校长负责制强调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校长对学校行政事务具有最后决定权。虽然,其中也不乏有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要义,但在,管理实践上,却没有制度上的实质性保障,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往往取决于校长的党性意识和道德素养。
2.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各种环境条件对组织决策的互动性和制约性。当前的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管理活动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引发学校内部的变化,影响学校的决策。同时,学校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也制约着决策方案的选择。例如,学校的德育工作深受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一项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3.组织文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关于现行学校管理决策的研究(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