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主体趋向一元化
在校长负责制下,由于校长具有最后自由裁量权,有的学校决策异化为校长个人决策,异化为“校长说了算”。 校长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分工而不分权,缺乏有效的授权,事无巨细都要由其拍板。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其权力受制度的保障,却少有实质性制度的制约,因此,学校决策常常取决于校长的情绪和偏好,如果校长出尔反尔,学校决策则朝令夕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完全依赖于权力因素,负责体现的是权力的彰显而不是责任的承担。
(二)决策参与趋向形式化
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方式有集体参与决策、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决策、社区成员参与决策。而这些决策采取的方式和参与的程度往往也是个人决策的结果。因此,决策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甚至出现“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关键事不开会”的现象。
(三)决策认知趋向“常识化”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决策无时不在。对于学校而言,进行科学、有效、迅速的决策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学校管理决策时,由于对决策的认识先入为主,使决策似是而非,产生一定的偏差。
(四)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学校管理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的“拍板”,甚至是“拍脑袋”,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制定过程的完整性。然而,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为了急于求成,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四、学校管理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小学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导致学校管理决策出现问题或者偏差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因素,还存在组织系统的因素,但最主要还是学校自身发展层面的微观因素。而影响学校决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决策者的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
(一)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决策的过程是决策者的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而过程。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而言,决策者都是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决策者的思想观念、知识高低、能力和态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决策产生作用。
1.思想观念
决策者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是制约决策的首要因素。教育思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出发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的决策者并没有转变教育观念,其决策行为多数情况只是片面追求求学率、请来教育功利化等违背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使决策难以体现教育的永恒价值和教育的终极目标。
2.个人经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关于现行学校管理决策的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