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金融机构在农村发放贷款主要以抵押(质押)贷款为主,从调查中了解到南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阶段,内部利益联结不紧密,固定资产没有独立产权,基本没有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其次,南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这就加大了金融机构对其评估授信的难度;再次,南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植业、养殖业为主,南通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显示,在900多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从事畜牧类的合作社就将近200家,而这一行业的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经营风险又高,容易受到疫病的影响,因此很难有担保公司介入,金融机构更不敢轻易贷款给合作社。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
1、资金管理中会计核算不规范
其主要表现有: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合理,会计账簿的记录不完整,专款收入、支出没有分别设置明细账;有些合作社没有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收付原始凭证不全,使得收支无账可查,甚至出现有些合作社根据实际需要来自己“做账“的现象。
2、国家补助资金往往被少数人控制
合作社内部少数人控制现象严重,国家补助资金往往被少数套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10条规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低人数为5人,一些合作社的成员数量就卡在边界线上,他们就正好凑齐5个人组成一个“合作社”,以此来骗取国家的扶持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是弱者的结合,本来资金就匮乏,这样一来,即使这数量有限的资金也变相地落入了这少数人的手中,国家的扶持资金并没有真正地流入合作社。
3、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缺少审计监管
本次对南通市发放的50份问卷调查中,其中44家回答没有相关部门过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38家回答没有相关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36家回答没有相关评价指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量化考评,国家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缺少审计监管,各种违规的现象频频发生。例如:改变专项资金用途;配套资金不到位等。由于部分地区合作社的发展与政绩相挂钩,一些领导为了增加合作社数量,只管财政补助资金的投入,却不问财政补助的使用效果,使国家补助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存货、对外投资业务、固定资产等内部控制制度。而南通市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才成立,发展历史短,普遍存在规模小、制度不健全、成员权利义务不明等问题,因此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另外,有的成立合作社仅仅是为了套取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缺少真实的经营活动,没有长远的目标,从而忽略了合作社内部控制的建设。
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首先表现为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健全,许多合作社没有专门工作班子和专职工作人员,有的虽然设立了专职工作人员,但大多兼职,没有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专一工作上;其次是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合作社还没有制定章程,有的虽然有章程但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致使组织运作不规范。通过对50家合作社的调查中发现,仅有4家按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工作职责等财务制度,其他的合作社虽然有些也建立了这些制度,但大多数不规范。
(五)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应当对社员进行收益分配,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必须经过社员(代表)大会批准,按交易量(额)返还比例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按照我国合作社章程的规定,合作社年终结算盈余应提取公积金35%、公益金5%,股金分红与二次返利共占60%。通过对南通市50家合作社的调查发现,提取公积金只占24%,实行二次分配的只占16%。社员加入合作社,仅仅享受到购买生产^^文档、出售产品等方面的优惠价格,很少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有些合作社对社员的入股资金,没有相应的股份分红,忽视了社员作为所有者应得的利益,这种不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严重阻碍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六)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严重
按照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中应当设有社员大会-作为社员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监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监督机构,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南通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多数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致使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践当中存在理事会权利膨胀,社员大会弱化和监事会的虚设等问题。大部分合作社中,生产运销大户是其最大的投资者,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因此他们很自然的就成为合作社的实际决策者和控制者;而占据多数的普通社员只能处于外围被控制的状态。多数情况下,合作社的事务都是有内部少数人决定的,一般社员只是“随大流”,基本不参与决策管理,在随机调查的50个普通社员中,其中经常参与决策的仅占到4%,有32%的社员回答从来不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在有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决策大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的普通社员游离于决策之外,尤其在财务信息不透明,广大社员不能完全了解合作社的真实运营状况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内部少数人私吞合作社公共积累的现象,这势必侵害广大普通社员的利益,严重威胁着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三、改进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状况对策建议
(一)拓展融资渠道
1、强化内部融资能力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南通市为例(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