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时重视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并重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一方面可以通过财务视角保持对公司短期业绩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非财务视角明确揭示公司如何实现其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2.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财务评价指标往往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无法评价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使用非财务指标和因果关系链,因此它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导致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相应的关键业绩指标,并通过因果关系链将长期目标层次分解为短期目标,使其不偏离长期目标。
3.强调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紧密关系。平衡计分卡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指标框架体系,既有过程指标又有结果指标,实现了结果和过程的平衡。能够将部门绩效与企业、组织整体绩效很好地联系起来,使各部门工作努力方向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系统
总的来说,构建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系统是以实施平衡计分卡为前提的,而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与战略管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结合战略管理过程和平衡计分卡实施过程来进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系统的构建。
(一)战略管理过程
所谓战略是企业为了能够与外界环境协调发展而制定的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的规划,是对未来的总体把握;而战略管理则是指企业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企业战略目标,针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并对其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形成。战略形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目前的市场位置和发展机会来确定未来应该达到的市场位置,具体任务包括:
①确定企业愿景和使命;②分析外部环境特征和变化趋势,找出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取得成功的必备要素;③评价内部能力,依据企业的资源潜力和核心能力,明确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与劣势;④依据上述关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分析,确定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第二阶段战略实施。战略实施阶段的任务是:①对战略目标进行具体描述和分解,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②依据行动方案进行资源配置,并对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变革;③将分解后的具体目标在战略期间进行规划,化为各责任单位的阶段性目标,并以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或预算的形式确定短期目标;④各责任单位执行战略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追踪。
第三阶段战略控制与评价。这一阶段的任务是:①对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②依据评价结果,发现战略执行的差异,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领导、指挥和控制,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③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战略评价结果,对战略进行实时调整。
(二)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本质上讲就是战略管理过程,只是这时战略管理的许多技术性环节都是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进行处理的,因此平衡计分卡实施过程是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战略管理过程,是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理论的具体应用。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概括起来共分7个步骤:
1.战略分析并确定战略目标
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环境分析,结合企业愿景和使命,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这里应用的主流分析工具是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价值链等,但也有学者提出,大部分在某一行业里打拼的公司,战略上大同小异,因此在做环境分析时,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框架去比较组织效能和分析一家公司的内部能力。
2.将战略转换成平衡计分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