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四、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五、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加强资本结构的分配管理
合理分配企业资金项目,掌握企业资金流向。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先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因此加强流动资金的监管控制十分必要。速动资产能较好的反应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如果该指标较大,说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而资产负债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可能面临企业倒闭的危险。所以要及时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及时有效的控制企业资金运转,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大量实例说明,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前是有征兆的,如果将经营方式采用数据化,即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情况^^文档的分析,形成一定的财务数据指标,企业经营者就可以根据财务数据指标,预先得知企业将面临的潜在风险。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包括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相关财务^^文档,利用财会、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六、结语
从现代企业的诞生之日起,竞争与风险便如影随行。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使自身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并且适应外部环境,坚持用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明确自身的财务优势与财务劣势,扬长避短,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霍红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2014年,第二期
2、陈璇:《浅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2017年,第三期
3、张英:《我国中小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2014年,第一期
4、黄旭东:《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2015年,第一期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