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货款回笼不及时及坏账的产生
①.企业从供应商处以现金购入原材料,加之生产产品的各项开支,却以赊销形式卖给客户,在应收款尚未收回之前,中小企业一方面要承担该笔货物所有成本的投入带来的现金周转压力,还额外承担了该笔款项所产生的利息,减少了该笔货物的净利润。
②.一些产品赊销以后因种种原因导致款项无法收回,则该笔应收款转为坏账,小额的坏账或许对中小企业而言影响并不会太大,但是一旦遇到某些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时。这种冲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都是致命的。
(七)投资决策失误及资本结构比例失调
一些企业决策者看到某个行业容易赚钱,追求多元化发展,将货币资金投入到一些相对陌生的领域。这样一来出现了以下弊端:对新行业的不熟悉,往往导致预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不足,一旦出现行业危机,则转瞬间满盘皆输。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或忽略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引狼入室,使得企业发展受到投资者的牵制;或过分依赖于银行信贷,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因银行不放贷,导致出现现金流紧张,或者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①.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没有经过严谨的可行性分析。 投资方案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或盲目投资,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反而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问题。
②.债务结构[ 债务结构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债务结构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金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广义的债务结构是指企业债务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例如应采用长期借款却采用了短期负债,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负债,这样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会,增加财务风险。债务的到期时间安排不合理,会使企业在还款集中日期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对于企业来说,适度的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带来财务杠杆效益。但过度负债一方面会加重企业定期还本付息的负担;另一方面会使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因风险加大而要求提高收益率,使企业成本提高。
③.盲目多元化投资缺乏核心竞争力。 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这一点来说,企业应建立核心产品,然后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否侧就可能丧失原来的竞争优势,企业资金没有的到有效的利用,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垮自身优势,最终导致企业整体资金匮乏。
(八)盲目扩张自我预估能力不足
在经济大环境不利好的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交锋中,逆势取得了一些梦寐以求的客户订单,或者是取得了占企业年销售量高百分比的订单。自认为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企业发展前景大好。却未曾深究,竞争对手为何做不了,是因为确实实力太弱,还是为了避免产生风险主动放弃竞争;企业目前的现金周转率、产能是否足以支撑这样的大单?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决策层们都还停留在接单的喜悦中,而无视潜藏的巨大危机。企业因盲目扩张,导致现金流几近断裂的危机,日常营运依赖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而言,开始两个月勉强可以支撑,到第三个月开始变得举步维艰,企业面临着随时“断粮”的危险,因资金不到位发生的发货延期客户投诉不断,企业内部因缺少资金,日常运作过程中矛盾日趋激化,很多人因不堪压力提出离职申请。而这种危机最终靠决策层四处举债才勉强挺过。
(九)大量借款所需支付的巨额利息
①.企业向银行贷款数额过大,失去了原有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高额的贷款利息成为一种企业的承重的负担,还款困难导致企业信用受损,影响银行对企业的后续放贷。②.一些企业在银行授信额度以外,急需新的现金流支持时,往往会铤而走险,借助于民间资本的支持,用通俗的话来说即使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利贷”。这种情况下,幸运的企业或许在预期时间内能度过难关按时还清短期借款,而运气背点的企业,则会因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问题、创造现金的能力被抑制,而无法按时偿还高息贷款及利息,陷入死循环中。以上几种状况的出现,迫使企业财务状况走向严重失衡,最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三、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