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应推进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运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增强民企的实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要明确公司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经营期限,明确公司的组织结构,明确公司的财务、审计、劳动人事、业务的管理方式等。二是建立规范的企业组织结构。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规范企业决策程序,形成相互制衡的决策执行体系,实现权责利的协调统一。三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业务性质和特点,建立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制度的执行范围、执行程度和执行时限,实现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四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全面实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充分用好企业有限的资金和财力,不断增加自我发展的资金积累。加强财务监督,完善财务制度,堵塞各种财务管理漏洞。五是强化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稳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和聘用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工会组织,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建立新型和谐的劳资关系,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完善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存亡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吴霞:《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
(五)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
为了使企业健康良好发展,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使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先进材料,加快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积极采用“与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改变企业装备差、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少、与环境不友好的状况。二要拓宽技术创新渠道。民营企业要在把技术中心做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结合,有条件的企业还要与知名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三要建立良好选人用人机制。健全人才选聘机制,开放式选拔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人才。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对企业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人才,通过薪酬、股票期权等方式予以激励。
(六)培植民营企业文化
1、精神文化方面
民营企业的精神文化不是“制造”出来的,是民营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民营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民营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由民营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民营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民营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民营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营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民营企业精神的内容要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杨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分析》,《黑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2、物质文化方面
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民营企业生产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生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与心理。民营企业如果绿化好、厂容美、环境清洁整齐,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优秀的民营企业特别注重为员工创造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把它作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文化设施建设。人有多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需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需要的追求愈加强烈,求知、求美、求乐等心理迅速发展,构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课题。建立和完善员工的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是许多优秀民营企业的重要物质文化内容。
五、总结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民营经济也进入了再次腾飞的历史时期。民营企业与其他性质企业相比,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等情况。导致这一情况的因素很多,但究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于民营企业家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忽视优秀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因此,及时转变观念,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塑造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企业价值观,已成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盛.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 2015 ,20(18A):11-12.
[2] 陈红.如何留住人才[J].金融纵横, 2016,32(28A):31-32.
[3] 邓瑾轩.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8-19,12.
[4] 陈彦敏.激励机制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6-27,15.
[5] 王爱民.企业人才流失与危机[J].经济论坛, 2017,30(28A)..
[6]毕红毅,时英.中国跨国公司成长条件和成长路径[J].理论学刊.2016(12).
[7]范黎波,王肃.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成长路径演进——基于北一并购科堡的案例分析[J].财贸经济.2017(08).
[8]唐炎钊,王业峰,唐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动态选择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案例分析[J].战略管理.2015(02).
[9]邱畅.海尔与华为跨国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0).
[10]周正平.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成长模式及选择[J].特区经济.2017(10).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