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衍生金融的研究
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讨。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了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的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应该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使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上世纪初期,国内一些金融泰斗开始注意到发达国家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心研究的文章,他们也开始参照国内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钻研。随着国内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在金融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产物,对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务实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后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凡都有两面性,衍生金融工具也不能是个例外,它既可能是市场规避金融风险的良药,也可能是金融市场投机倒把的利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相对于其他会计理论而言诞生的相对急促些,他是伴随国际金融业务高速发展之下产生的,时间短暂、经历浅薄,因此国内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制定相关法律规则。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顾名思义衍生金融产品,是由金融产品与工具衍生而来。它是从传统的金融工具中派生而来,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价值变化的合约。具有典型的跨期交易、杠杆效应、不确定性和高风险、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共存的等特征,按照基础工具种类又划分为股权式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等三种类型。....①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会计学界的不断关注。金融界的专家陆续出版各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方面的书籍,全面系统地探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也随之迅猛发展,为了更快更好的与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精准接轨,我国财政部出具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弥补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许多规范准则的空白,并且对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务实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目前国内会计学发展主要产生了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纳入表内核算,突破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准则的推出,增加了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报表信息量以及会计报表之间的关联性。 第二,引入“公允价值”属性改变传统计量模式。在国内会计学初期,会计学统计主要以历史成本进行核算,这就存在时间上的跨区域差异,会计学统计应该以未来时间成本进行核算,这样就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国际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目前全球金融交易范围内是一种最佳的计量属性。....②
展望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历程,我们应该理论研究与分析实践相结合,增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深度与实用性,并且要健全管理机制,增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使衍生金融工具典型特征最大化的运用在经济市场环境中,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