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的概念和一些会计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日前,我们处于21世纪这个各方面都能够跨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追根到底是离不开金钱的支持,而金钱归结于资产。所以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我国科技与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上升,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其中一个就是资产管理的脚步跟不上企业发展变化的步伐,也因此而牵制了企业的进步 。在校两年的学习生涯中,在辅导员和授课老师的教导下,以及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对于会计的资产有关的内容也有一些了解。而本文则是我个人对资产概念和一些会计问题的回顾,希望能够帮助一些在资产管理方面有所欠缺的企业,进而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以下是我的总结:
一、对资产概念的叙述。
相信每个人对资产这两个字都不陌生,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无法准确说明资产是如何定义的。当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社会中,对于资产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不清了。而在会计中,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也就是说,只有在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够产生资产,而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是无法形成资产的,而且必须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到作用。在会计中,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预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比如说,当企业拥有的材料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和转让的价值,那么这材料将不再属于企业的资产范畴。当然,在会计中,对于资产的界定,还是相当明确的,因为会计中想要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在符合资产定义以及上述的前提下,还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会计中,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就可定义为资产。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资产定义为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其中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而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等。提到这些词语,学会计专业的我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常用的会计科目表。常用的会计科目表里面分为六大类,包括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最多的一大类就是资产类,这就表明了资产所应用的范围之广,所以分类就会细而多。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企业中,都是有资产的影子。资产应用范围之广,甚至都能够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也因为如此,渐渐地模糊了我们对资产的定义,当然上面已经对资产的定义做了简单的描述。既然资产可谓是无处不在,如此的广范围,我们就会对资产进行分类。当然分类不可能特别细腻,但是会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大概地分类,这样就能使人们对资产能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第一种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这两种,而其中的流动资产又可以分为货币资金、预付账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存货等等。既然流动资产都进行了一些分类,非流动资产也要简单的分类一下,这样大家也能简单的了解一下。所以非流动资产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其他资产等等。第二种分类是是根据资产的来源不同来进行分类的,可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举个例子吧,说到自有资产,大家就能很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固定资产,自家购买的房地产、车等等所有权是自己或者使自己购买的资产,而租入资产嘛,提到租入,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租赁等相关的词语,其实就是所有权不是自己的,但是可供自己使用产生经济利益的资产。第三种分类呢,是依据资产是否具有实物形态来进行分类,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种分类很容易了解,有形资产比如说是固定资产,存货等等有具体的形状的资产,而无形资产就是指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等没有具体的形状的资产。在会计中,对于资产的分类暂时只有这三种,而我也只大概的了解这三种对于资产的分类,本人觉得这三种对于资产的分类是相当的贴切,为我在会计这个领域中开启了一扇广阔的大门。
对资产的概念和一些会计问题的回顾与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