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略得当这一大特色,始终贯穿于全文。作为文章的女主角刘兰芝,她是一个美丽富且有内涵的女子。文章详细叙述了她的聪慧能干,例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但是对于次要人物的叙述却是惜墨如金,如焦仲卿的母亲为其寻找的妻子,她的美丽也只不过是一言代之:“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是作者又详细地叙述了刘兰芝的美丽:“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通过这样的传达和详略得当的叙事特色,俨然树立起刘兰芝的美好形象,更是让人们无限反感焦母的所作所为。
三、动静结合的叙事特色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我们来联想一个场面,女性在装扮自身的同时都是以着装、整理容颜为主要的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在《孔雀东南飞》的整篇文章当中,作者惜墨如金只用了短短两行文字便把一个古代女性晨起梳妆打扮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在这短短的数百字当中,作者以肖像描写为主要写作手法,用细腻至极的笔尖展现动静结合的叙事特色。从刘兰芝早起着衣的动作到称赞女主人公美妙的静态描写无一不用尽心思。这种写作心思从时间的先后顺序开始,然后动静结合。每一个动态描写都取最主要的动作,例如,着衣要四五通来体现刘兰芝那高傲的自尊心,静态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但又从比喻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而且文中的“流”字富于动感体现了作者的动态描写,也使文章富有动作之美的叙事特色。
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描绘刘兰芝的外貌美时,笔调冷静舒缓,表情隐蔽,几乎没有直接赞颂,也没有描写最能“传神写貌”的眼睛和眉毛,而是在冷静的描述中,微露和暗示刘兰芝复杂的内心世界,显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美。“鸡鸣外欲曙”点明时间之早,也许那夜兰芝彻夜未眠,婆婆的无端刁难,与仲卿分离的不可避免,以及可以预见到的回娘家后兄长对自己的逼迫,都使她备受煎熬。被迎回娘家对刘兰芝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劫难。一般软弱的妇女会向焦母屈膝哀告,以图苟且安身,但她没有屈服,她要抗争。“严妆”是她表明自己无罪过,维护做人尊严,无声地谴责焦母的一种有力而含蓄的方式。“事事四五通”地有条不紊、不厌其烦地打扮自己,也折射出了她的心理:沉着、冷静。可以说,此时死亡的阴影已一步步地逼近了她,但她没有眼泪,没有嚎叫,没有哀求,而是把痛楚深深地埋在心底,不肯临别时在焦母面前流露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悲伤。当初她嫁入焦家时,是“严妆”而来的,今天她被遣回娘家,也要平静地把自己装扮得整齐漂亮。中国古代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命运不能自主,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赋予了焦母这些家长们以特殊的权利,肆意地折磨、摧残她们,甚至把美满的爱情和婚姻活活拆散。刘兰芝的“起严妆”使其自搏、刚强、勇于抗争的性格得到了一次集中的体现,外在与内心的动静结合描述,构思精巧,效果强烈。面对这样一位内外兼美的女性,读者不能不肃然起敬。
四、矛盾中沉默矛盾中爆发的叙事特色
在这篇叙事诗中处处有矛盾,在矛盾中的沉默与爆发是《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焦仲卿与母亲的亲情、刘兰芝与家人的关系,这些一个个矛盾组成了整篇文章。人们从这些矛盾中看穿刘兰芝的坚韧却又无奈的爱情和焦仲卿愚孝的懦弱却又守诺的赴死。
文章最初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恩爱,奈何焦母的反对使得焦仲卿休妻。刘兰芝在告别焦母时所说只有语言的叙述,这是焦母与刘兰芝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是来自于焦母的个人所为,所以,刘兰芝在这种矛盾中进行礼仪式的告别,然而再没有其他举动。这是一种矛盾的沉默,因为除了沉默和接受她别无他法。但是,最后娘家人的逼婚使得她在沉默中爆发,在家人认为所谓荣光无限的婚姻中,其却是自己与焦仲卿爱情的一种矛盾,一介柔弱女子在这种矛盾中忍无可忍,只能选择“死亡”这种最极端的爆发来祭奠已经回不去的爱情。
沉默的矛盾中爆发并不是作者为了使文章的结尾给人以印象深刻的结局而特意写作的。作为《孔雀东南飞》的一大叙事特色,矛盾中爆发早已在前文中就做好了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学艺术的结尾总是能让读者荡气回肠,《孔雀东南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一个叙事诗都会有矛盾的存在,矛盾也是《孔雀东南飞》得以叙述的主要线索。一旦矛盾在积累的过程中达到了可以质变的量变,它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结束语
《孔雀东南飞》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深刻巨大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艺术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诗中刻画的刘兰芝形象更是成为女性美的象征。本文通过叙事特色这个角度,再一次从宏观与微观上深切体会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和艺术魅力。
叙事诗总是可以让人们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总是让人们从叙事特色中读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千百年来《孔雀东南飞》经久不衰,它作为传颂度极广的一首悲剧诗歌不仅以人为叙事线索,还插穿了思想、事件、时间的叙述指向。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和爱情信仰,也让人们在批判封建文化的同时歌颂了刘、焦的爱情,这是此篇叙事诗最能体现的中心思想。能够取得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说明《孔雀东南飞》有着自己的叙事特色,而这些叙事特色为后来文人的写作和我们的学习提供了研究以及参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鹏飞.悲剧诗歌的新典范:《孔雀东南飞》悲剧三重性解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
[2]毛志伟.论《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01).
论《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