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摘要】钱钟书《围城》的语言造化浑然天成,令中外读者叹为观止。其语言深得“文字游戏三昧”,而又绝非词浮意浅的游戏文字。那幽默的语句,叫人忍俊不禁;那讽刺的语句,令人拍案叫绝;而那揭示人生哲理的语句又令人深思。笔者以为,其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文字的机趣与严肃内容的相融合;能轻车熟驾地运典隶事;设喻取象的精彩绝伦。用这样的天才语言表达着深遂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不朽的《围城》。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语言艺术
一位文学史学家曾说过:“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围城》使读者不忍释卷、赞叹不已的,首先是钱先生那极活泼生动、运用得极巧妙妥帖的语言。我自知没有足够的学识和修养评论钱先生的著作,选定该选题仍是惴惴不安,只因为喜欢,本人试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钱钟书先生《围城》语言艺术的读书心得。
一、设喻取象精彩绝伦
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在诗的语言中最为重要,而且比喻“不能从旁人学得,所以是天才的标记。”懂得比喻有两柄亦具多边,并不就能保证下笔时比喻纷至沓来,就像懂得原色和对比色调和的道理,并不就能挥毫成为大画家,或知道了浮力定律,不就能夺得潜水冠军一样。妥帖恰当的比喻,尤其是那些奇而不怪的新鲜比喻,确实是作者天才的标记。在钱钟书的《围城》里,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围城》中比喻的喻体融入科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诸方面的知识,阅读此书,像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今人目不暇接。作者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体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围城》闪着智慧的火花。
钱钟书还是个颇富幽默感的学者和作家。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他无论在生活或在艺术中都表现出幽默的品格。他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笑、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写在人生边上·说笑》)《围城》中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的比喻就常常让读者会心一笑。小说写船到香港,方鸿渐与鲍小姐上岸吃西餐,一段生动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了;肉象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值得说明的是,钱钟书先生的幽默不同于老舍富于北京市民味的幽默,也不同于赵树理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幽默,它是一种机智而含蓄,俏皮或精致的学者式的幽默,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钱钟书知识渊博,善于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夸饰以不可能为可能,比喻以不同类为同类。”出奇制胜,造成幽默效果。作家形容外国办“说话里嵌的英文字”,不比嘴里嵌的金牙,比作“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处全无用处”。以肉屑相喻,不仅新鲜,而且含讽,幽默顿生。又如把精心打扮出了汗的脸比作“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老头子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这些比喻妙语连珠,妙趣横生,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将具体的本体和抽象的喻体,庄严的本体和戏谑的喻体,美妙的本体和可怕的喻体扯在一起,产生意外的喜剧性效果。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