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以设备及物流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f、创造整合有机的生产体系。
3.1.2 实行TPM的效果
实行TPM的有形效果有下列几点:提高设备综合效率;提高生产率;减少客户投诉;降低消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间接部门效率。
实行TPM的无形效果有下列几点:全员意识的彻底变化;上下级内部信息交流通畅;设备效率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体质;改善力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并实现了自我;明亮的现场使客户感动;建立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在没有正确理解TPM的含义、特征、实施意义,没有正确评估企业与韩日企业的差异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并采用该方法,这样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了。
《TPM现场执行手册》的作者史长银先生说“在近年来很多大型企业开始导入TPM活动。希望能像韩、日企业一样获得成功。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困难重重难见效果,问题的根源在于对TPM的片面认识、引用和对韩、日经验的生搬硬套上。忘记了企业本身的基础与对方的差距,总想通过直接引用别人的经验一步到位,于是在推行TPM的方式上也全盘照搬韩、日企业的经验。结果发现很多在国外或外资企业实行得非常好的方法,在中国企业中根本执行不了。韩、日企业可以从一两个支柱入手实现TPM挑战极限的整体目标,正是因为其管理基础高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本身的基础已为TPM的导入创造了一个执行平台。而中国企业因为管理基础的薄弱,对于TPM就像一台586电脑想装入先进的应用软件一样出现不兼容现象。对于这种不兼容,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和更新硬件。所以中国企业推行TPM的关键是“从基础做起、全面开展、长期坚持”。不要总想走捷径,必须按TPM活动的八大支柱的要求从设备、改善、品质、培训、安全、事务等方面全方位推行,一边完善基础一边进行改善和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实现TPM全面生产保全的目的。”
3.1.3 TPM的活动内容
TPM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九大活动:
aTPM基石——5S活动:5S活动是一项基本活动,是现场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推行TPM活动前必需的准备工作和前提,是TPM其他各支柱活动的基石。
b培训支柱——“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教育训练:对于企业来讲,推进TPM或任何新生事物都没有经验,必须通过教育和摸索获得,而且没有教育和训练作为基础,TPM肯定推进不下去。可以这么认为,教育训练和5S活动是TPM并列的基础支柱。
c、生产支柱——生产部门的自主管理活动:TPM活动的最大成功在于能发动全员参与,如果占据企业总人数约80%的生产部门员工能在现场进行彻底的自主管理和改善的话,必然可以提高自主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特别是普通员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参与企业管理,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实力。所以自主管理活动是TPM的中流砥柱。
d、效率支柱——所有部门主题改善活动和项目活动
e、设备支柱——设备部门的专业维护活动
f、事务支柱——管理间接部门的事务革新活动
j、技术支柱——开发技术部门的信息管理活动
h、安全支柱——安全部门的安全管理活动
j、质量支柱——质量部门的质量维护活动
企业只有加强对TPM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不断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以5S作为现场管理工具,不断提高现场管理和硬件设施,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顺利推行TPM并取得优异成果。
乐百氏集团从1999年开始引进5S管理方法,2002年开始推行TPM全面设备维护管理方法,几个工厂生产线效率从80%提高到现在的95%。
没有制定推行计划书,没有推行重点,没有长远目标。
TPM的推行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也是长期的工作。没有计划,也就不可能推行成功。没有长期的推行计划,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TPM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九大活动,TPM的每个支柱都应该有完整的推行方法,对企业实行全面的改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其中几个支柱推进。以生产型企业为例,可以从设备自主保养支柱推进TPM管理方法。自主保养要求企业员工自主地对企业实施全面地管理、维护和保养,使现场设备的保养、维护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推行步骤可参见下列七个步骤:
步骤一:初期清扫.初期清扫也是清洁的开始。操作人员应该自己动手,彻底清除常年堆积的灰尘、污垢,恢复设备的本来面目。另外,清扫的过程中还应该拆除不必要,近期不使用的物品或设备,使现场达到最能有效开展工作的状态。
清扫的重点是通过清扫、给油、锁紧重点螺丝、写标签、取标签等对设备进行整备,使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垃圾、灰尘、油污、切削屑等都能在本步骤中一一解决。在清扫中进行点检时,应以与设备故障缺陷相关的部位和问题为着眼点。初期清扫步骤的要点是:5S活动和修理修复活动。
步骤二:污染源及难点问题对策
消除废弃物、尘埃、污垢的发生源;解决清扫清洁中的障碍,即难于清扫的部位和易于污染的部位,对于难于清扫的部位,要设计相应的清洁工具和方法,对于易污染的部位,要设计防护罩,以彻底解决问题,缩短作业时间。同时,学习改善设备的思考方法,以取得实质上的效果。
对废弃物、尘埃污垢的发生源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生源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对策,逐一立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同时,指导操作人员学习设备点检和保养的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设备点检的习惯,成为一个合格的现场操作工人。污染源及难点问题对策步骤的要点是制定难点问题的对策计划和对策的实施。
步骤三:制定自主保养临时基准书
建立自主管理体系,是防止设备劣化的基本条件,当然这个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变化。
在步骤一、二中,操作者已经掌握了设备应该保持的基本现状,TPM小组下一步要制定快速有效地进行基础保养和防止劣化的措施,如清洁、润滑、坚固的标准和规范,实践和创新目视化管理。该步骤的要点是管理标准化和改善活动的自主实施。
步骤四:总点检
首先由TPM小组长进行点检程序的培训,培训教材是维护主管编制的总点检手册。随后,依照点检手册实施点检技能教育,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准。总点检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这也是操作工人检查异常能力的训练过程,是培养优秀工人最好的方式。
由单体机械总点检的实施,找出设备细微缺陷,并予以复原,使设备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把设备改善成容易点检的状态,同时彻底实施目视管理。总点检工作主要针对螺丝、螺母、润滑、油压、空压、驱动、电气、安全、加工条件等方面进行。总点检步骤的要点是点检项目的识别和点检标准制作与实施。
步骤五:自主点检
通过实施制造程序的性能、操作调整法、异常处置法的教育训练,可以培养精于制造程序的操作人员,提高他们操作的信赖度。可以把清扫点检暂行基准并入制成以区域为单位的定期点检,并更换基准以避免点检的重复或遗漏,缩短点检时间。
这个步骤主要针对到步骤四为止的实施状况,如对设备的基本条件、准备情况、弱点部位的改良和对策等进行再确认。另外,目视管理、工作效率化也是本步骤的重点。经过自主点检,员工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能力,对于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也将更加熟悉。自主点检步骤的要点是点检项目等重新评估和目视管理活动推进。
步骤六:整理、整顿
整理,即识别应该加以管理的工作场所,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整理整顿的目的是减少和简化需要管理的内容,实施自主保养,明确系统流程,确保自主保养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整理整顿可以改善制造程序转换的准备时间及半成品库存量,确立现场物流及备品、工具、半成品、成品^^文档等的自主管理体制,使自主保养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目视化在企业贯彻实施。整理、整顿步骤的要点是深入的整理整顿和系统、规范的标准编订。
步骤七: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自主管理彻底化的目的是从现场排除浪费,以推行降低成本活动。记录保养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求更进一步改善设备。彻底改变工作人员的作风,使员工充满自信和成就感,能够持续自觉地进步。
将“坚持自主保养”作为生产部门的工作任务,把“自主保养”确定为公司的管理方针,明确提出向“零事故、零故障、零短暂停机”的目标迈进。定期组织举办“自主保养”的成果交流,定期举办自主维修工作研讨会,建立持续改善的机制。自主管理的彻底化步骤的要点是将自主保养纳入公司的方针目标和树立更高目标。
自主保养活动的七个步骤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活动要点,只有对每个步骤的活动要点全面地理解,才能对自主保养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做好自主保养活动,为企业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
在推行TPM中没有做到全员参与,高层领导不重视,不参与。
推行TPM最基本的要求是各部门,全员参与。只有部分部门和部分人员参与,是达不到推行TPM的成功的。以总经理到一线员工的全体成员为主体是推行TPM的一个特征,也是全员生产维护管理方法的推行要点。所以要成立一个以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推行领导小组和多个活动小组,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改善活动中,共同推进。
结论:
中国生产型企业要成功推行全员生产维护管理方法,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加强先进方法的学习理解和员工培训,运用5S工具,打好坚实基础。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按计划执行,并坚持。领导带头,各部门、全员参与。
参 考 文 献
1、杨建华、张群、杨新泉,《运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2-75页
2、杨剑、刘雨红编著、《优秀班组长工作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月第196-203页
3、北京冠卓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TPM全员设备维护与管理》培训讲义
4、李永华,雷镇鸿,《最新工厂管理实务》,海天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