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辐射范围受限制
很多国有企业都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都有提出针对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体现出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但深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存在着企业文化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很多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当成一个口号,多是在管理层得以体现,对于国有企业的一线员工而言,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有效渗透,很多国有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凝聚力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管理方法滞后
企业文化要想发挥它更好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尽管各类企业都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目前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培训式”的方法,即将企业的核心理念通过制度的方式做出规范,导致管理功能有限,没有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企业在录用新员工后,都要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但这种培训只是限于说教和考试,而不是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员工的具体实践当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众多基层员工都不清楚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体系、建设目标和整体规划情况,同样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也未能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呼应,最终使得企业员工难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
(三)缺乏危机意识,流于形式主义
1、缺少内涵,流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也都跟随企业的发展在同步建设中,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如搞文体活动,张贴标语横幅,统一标志等,企业文化建设多流于这些形式。以我身处格力电器为例,企业文化建设带有兄弟企业相互跟随,缺少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环境创新建设。格力电器一直以“忠诚、友善、勤奋、进取”的核心理念坚持不懈的努力。2、缺乏群众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即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员工,源于企业员工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有企业把少数领导倡导喊出的文字口号,使企业文化变成“企业家文化”。虽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但真正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位成员。企业文化不是只反映几个人的意志,必须真正反映员工群体的意识。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最具发言权的。3、缺乏危机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外企业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外资企业的威胁,同时也受到国际化经营、市场竞争和多元化投资的挑战。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又没有科学具体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企业较多重视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考虑,受领导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动,有些领导者片面追求个人工作业绩,在任期内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以破坏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代价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必然导致企业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去生产和经营,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无法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及对策
(一)改善企业文化的管理方法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除了要形成企业自身的价值体系、发展愿景、发展重点,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企业规划、企业管理、员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改变以前的以“灌输”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规范层面、重点层面、价值层面的共同作用,将企业的全体人员的行为、心理、精神、价值观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分散向系统的全面融合,让员工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逐步成为企业全体人员共同遵守、营造、建设的价值体系。
(二)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1、把企业理念融合为员工价值理念 企业愿景是企业未来可以成就的具有挑战性的愿景描绘,一个可能和希望实现的未来蓝图。企业使命是企业业务、服务目标或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根据核心价值观营造的企业员工共同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以及技术氛围。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追求和远大理想,代表着企业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和原则。核心价值观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的基础。比如格力电器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友善、勤奋、进取”。价值观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具有时代特征,既有高境界,又符合行业特性与企业定位,真正能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共鸣。
2、完善企业制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企业的民主、企业道德、企业教育到企业、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每方面都很重要。但在企业文化的多方面中,必须突出重点。企业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无疑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个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意识和信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应着重突出的重点。只有突出了企业精神这个重点,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企业文化。然而培养和塑造企业精神不可能一撮而就,而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精神后,企业需要自上而下,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身体力行、时处体现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企业的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才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三)面向未来 坚持长期建设和创新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以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更多的是在自己的企业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因此,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建设为具有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培训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针对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知识更新加速,仅有不流动的有限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和员工具备了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地获取、运用和传播新知识,才是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之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反映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富有活力,才能焕发企业不断发展的无限生机。
四、总结
建设企业文化是当今生存、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的管理之中,要想让企业长青就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运营中发展、形成的,它是企业前进的动力,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闫兴凯、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创新对策探析[J]、科技展望、2016-07。
2.邬广松、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A]、市场周刊、2008-7。
3.翟博磊、析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2018-3。
4.张艳卿、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A]、理论探索、2004-04。
5张翠棉、 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浅析[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B、2018-03。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8)(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