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问题研究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众所周知的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金融机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等。可见,互联网金融不同于我国传统金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它与互联网信息科技紧密结合,主要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科技,其产品和服务也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目前,它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也趋于完善;同时,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不断加深等等,显然这些原因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
3.1 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已经呈现一定的综合经营特征。比如说跨行业投资日益增多,部分金融机构依托资金和客户优势开展多元化互联网金融业务,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开始实行“子公司分业、集团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模式,众多互联网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互联网金融交叉性产品不断涌现。“十三五”期间,随着金融业进一步的对内对外开放,互联网金融综合经营趋势将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一些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为实现平台规模经济效应,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因此出现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的效应,品牌建立过程中会采取诸如免费服务、赔本赚吆喝的恶性竞争,潜在风险很大。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征信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安全为手段,依托交易化数据分析潜在借款人信用情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征信更广泛用于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消费等各种业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在开发P2P对接系统。数据对接后,平台数据透明,征信体系将逐步建立,这会扫清以前传统金融机构不容易触及的很多角落,使诚信环境大大改善,这是可以期待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在风险防范和大数据方面运用各有各的优势,两者的合作空间是巨大的。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要充分融合、相互互补,共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反复呼吁的一点。希望传统金融机构抓紧布局互联网,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也是大数据、互联网的密集使用方,未来,在互联网浪潮之中,应该与互联网金融有更多的融合。反过来,银行有天然的大数据,它们过去在这方面的应用也做得非常好,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应与银行有更多互动。
3.2 互联网金融的体系与结构结构:从2013年以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像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等等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层出不穷。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目前利率市场化做的还不是非常到位,导致这样的金融抑制,使得当前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比较低。那么,互联网金融恰恰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化和大技术应用这样一些技术的创新使得整个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下降。
典型案例的就是像陆金所,因为陆金所有这样的一个统计数据。投资者这端基本上是来自于包括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而借款人基本上是在包括像温州、台州,还有成都等等这样二三线的城市。互联网金融的确是以这样的一个创新性的模式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整个的“互联网+”已经被誉为国家性的战略。国家制定“互联网+”的一个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来推动对于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支持。那么,在这个当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包括像大数据、云计算等这样的一个系列的技术创新。因为目前从需求和供给的敞口来看,我们看到目前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需求的确需要通过互联网金融这种模式来进行很好的投融资需求的解决。
那么,跟传统的金融不一样。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用户的资源作为核心的要素。那么,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刚开始的时候它并不注重整个的业务,或者说它的盈利方面的能力。反倒是通过做大用户规模之后,来通过用户这样一个精准化的需求挖掘,进而创新它的一些业务。那么,跟传统金融不一样,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两大类商业模式:
第一类,它公司的自身能够形成这样一个业务的闭环,通过技术信息、帐户平台等等这样一系列的产业链,促进它整个主业在内部形成一个闭环的发展。那么,这是一条路径。那么,这条路径目前包括像阿里巴巴等这样的一些公司是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
第二类,由于互联网金融很多都是一个新兴的企业。这个当中他们在发展的后期往往是通过引入风投,做大、做强之后上市来实现它的价值的变现。那么,这条路目前我们也看到,这两年在互联网金融这块的投资并购的案例是纷纷的出现。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基于信息平台和帐户形成一个全产业链。其中信息和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的前端,它是以用户资源作为一个信息导入的最基本的门槛,这个是解决了金融定价的问题。中间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和产品是作为提供资金和资产进行匹配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解决整个资金的融通。
那么,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它的交易和支付等这方面的一些功能,是离不开帐户体系的支持。产业链的后端我们认为是通过帐户和支付衍生出来的各类货币的支付实现支付、交易、消费等各方面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帐户和支付从现在来看更多的体现了一个移动金融的特点。
其中我们看到作为产业链前端,信息和技术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它的一个核心在于挖掘用户的精准化需求。现在我们也看到,从大数据应用的范围来看,结合计世资讯和我们共同的一些观点,我们看到,它在大数据应用的可能性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包括像互联网、制造、医疗、能源、教育、零售这些行业,它在大数据应用的可能性是最高的。从本身它的行业的IT特点和大数据的契合度方面来看,包括像互联网、电信、制造、金融、流通等这样的一些行业,它的大数据应用的契合度是比较高的。作为产业端的终端来看,平台和帐户这一块我们认为它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整个资源配置的效率。
3.3 互联网金融运作综合的组成: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虚拟支付平台、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新兴金融模式,让理财行为从传统的柜台操作过渡到虚拟的互联网上。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
一: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是近几年突然爆发的,其主流运营模式主要功能是:聚合金融理财产品、购买货币基金、互联网进行保险销售和理赔。
运营模式功能说明:
1.聚合金融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发布贷款、基金产品或保险产品信息,承担信息中介或从事基金和保险代销业务。
2.购买货币基金:将既有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特点相结合而形成的投资理财产品。
3.互联网进行保险销售和理赔:将既有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特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保险产品。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