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项规定出台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二)中央纪委巡视组
中纪委和中组部将派出中央巡视组到各地、各单位检查监督反腐倡廉工作。中共政治局常委王岐山要求中央巡视组到各地去当中央的“千里眼”,找出涉嫌腐败的“老虎”和“苍蝇”。
(三)解决四风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四)颁布10余道禁令
打击会所歪风、公款购赠年货禁令、购卡禁令;月饼禁令、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节约反对浪费:表明加强作风建设已经上升到党内法规的高度。包括这一规定在内,2013年出台的官场“禁令”无一不切中时弊,令党风政风耳目一新,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抵制腐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渐成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五)清卡行动
中纪委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此前,中央纪委已下发相关通知,要求本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在当前形势下,中央纪委向自身“开刀”,既是纪检监察队伍的一次“自我净化”,也再次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决心,展示了反腐工作的清晰思路。
(六)探索实行官邸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探索实行官邸制。
(七)个人事项报告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专家指出,已经走过18年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应当在进一步细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进,使之真正成为反腐败的利器。
五、 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
(一)财产公示
财产公示乃大势所趋世界银行金融市场透明局局长吉恩•佩斯姆(JeanPesme)就认为公务员财产公示是有效的反腐手段:“财产公示制度使腐败官员掩盖犯罪活动或隐匿非法所得更加困难。公众和反腐机关应支持20国集团呼吁的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因为这是把公务员盗贼诉诸法律审判的一个有效措施。”
(二)司法独立
反腐还要求确保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我国对贪污案受贿案进行立案侦查的职权依法由各级检察院行使,但实际上一些法外规则使得各级检察院事实上无权自主立案调查辖区内较高级别的官员,立案调查辖区内较高级别的官员往往需要经由本地党委或纪委的决定或同意。而法院行使审判权有时也受到“以党代法”的困扰。所以,反腐与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协调地进行。
更艰难的一项工作是减少和消除选择性办案,维护司法公正。在较多官员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情况下,选择性办案往往造成严重的不公正:谁受到调查谁倒霉,没有受到调查的人就平安无事。而调查谁不调查谁,又往往是有一个地方最有实权的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的。这就不仅容易造成反腐过程人治压倒法治,客观上也会形成一些反腐行动整治不到的死角。所以,应该有制度化措施防治选择性办案。同时,也应该明确地反对办理刑事案件“讲政治”。
(三)民间反腐、社会舆论监督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火速围观,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使得传统反腐路径正向着网络反腐转化。现在流行的发帖、人肉、知情人举报等方式,“小三反腐”“给官太太上廉政课”等反腐手段,逐渐成为有别于传统反腐监督的新方法。然而,反腐是一场持久战,真正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需要反腐新手段,更应该回归于常态化的反腐监督。不仅如此,让群众广泛参与反腐,将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才是长远之计,唯此,社会监督的正能量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总 结
要形成鼓励公民运用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媒体上揭发、曝光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稳定制度。个人在媒体上揭发、曝光官员的腐败行为,是目前同权力反腐格局并存的少许民主反腐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力量,应该珍视和保护。
中国反腐败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