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也在快速增长,用户规模增长至7.83亿,渗透率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已超过7成。手机淘宝渗透率达52.5%,拼多多渗透率为27.4%,京东渗透率为23.9%。多数电商app的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都有所增长,其中拼多多取得较大增幅,增长68.5%。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的顾客群体中,用户在拼多多的忠诚度明显高于一二线用户,拼多多的总体忠诚度高达7成。在这些数据表现下,拼多多完全达到了自身在战略规划上的目的,“拼的多省的多”的概念已经深入其忠实的顾客群体中,并在未来其将要扎根的四五线市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打造品牌战略,正面加大品牌影响力
1、品牌馆的设立
在2018年中下旬,拼多多近日更新的App中发现,一个名为“品牌馆”的栏目悄然出现在首页。其新版APP首页中间共有十个栏目,分两排呈现,而“品牌馆”位于第一排中间,也即在消费者打开第一屏的中心位置。
2、品牌馆的诞生原因
事实上,社交电商属性的拼多多起初并不太强调平台所售商品的品牌概念,业界普遍认为拼团模式和低价策略是其成功的两个最重要条件。那拼多多是出于什么原因来设立“品牌馆”栏目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呢?拼多多于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一度冲到26.7美元。但国内对于“五环外”电商拼多多的讨伐随之而来,各路人马投来“山寨货”“假货”等利剑。与此同时,上市第五个交易日拼多多遭遇美国的多家律所集体诉讼调查,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拼多多。这一系列事件让拼多多股价一路受挫,8月24日达到最低点17.22美元,相较发行价19美元,市值缩水近9.4%。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拼多多不得不开始重视品质形象。比如 “双打”行动,关店1128家,那么上线品牌馆无疑也是拼多多尝试改变形象的又一做法。
3、品牌馆的发展情况
据官方数据,现在品牌馆的国内外品牌已达479个,如苹果、三只松鼠、御泥坊、清风、安踏、鸿星尔克、百草味等,甚至还上架了一些以往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跟拼多多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大牌、奢侈品牌,如阿玛尼、歌帝梵、纪梵希等,除此之外,还有如网易严选这样的渠道品牌也出现在拼多多品牌馆。
4、品牌馆的供应链之路只是刚刚开始
扭转“假冒伪劣”、“山寨”的品牌形象,是市场与拼多多的共识,此次品牌馆的升级,以及大品牌的不断入驻,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不过从商业逻辑和阿里、京东的发展路径来看,只有掌握了供应链才能够真正把握市场。在拼多多的供应链里,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一直是主流,但这些商家无论在产品、服务还是合作稳定性方面,都难以保证持续性,他们的组织形式产品定位已经决定了以走量为主,但是在这个时代,走量的生产模式本身就已经走向没落。而阿里、京东、唯品会等先行者已经牢牢把控了供应链上的头部企业商家,拼多多想虎口夺食,并非易事。尽管艰难,拼多多依然在努力,山寨之路不是长久之计,品牌升级已是当务之急。
五、总结
当京东和阿里的两强争霸趋于平缓,都在着眼于发展农村市场和渠道下沉时,拼多多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京东、阿里嘴上各种轻视,但是为了应对拼多多,阿里与京东不惜推出特价版淘宝和京东拼购抢夺市场。 面对拥有雄厚资本和完整产业链的电商巨头,拼多多的前景可谓无限黑暗。不过,腾讯还没全力出手,对于腾讯来说,能在阿里的核心电商领域搞点小动作,再好不过。 拼多多的崛起,绝对是腾讯给阿里制造麻烦的好机会。不过尽管接受了腾讯的投资,拼多多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方向,而腾讯也没全力站队拼多多。 但是,在重压之下,如果拼多多完全倒向腾讯,腾讯是不会看着老对手阿里占尽便宜而无动于衷。
当然,仅仅依靠腾讯还远远不够,毕竟腾讯只能给予资本和流量上的支持。决定拼多多生死的,还是他们自己。尽快的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商产业链,实现产品升级才是拼多多活下去的关键。 毕竟,当你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消费升级的需求时,市场份额的流失不可避免。 而如果做不到这些,拼多多可能就成为电商行业开拓农村市场的垫脚石了。
参考文献
[1] 李萌.网络虚拟购物社区的营销技巧分析——以“小红书”App为例[J].中国市场,2019(3)
[2] 叶明霞,毛可进.聚美优品的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2)
[3] 何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以京东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
[4] 马云霄. 聚美优品的营销策略分析[J]. 市场观察.2015(745)
[5] 汪孔文.互联网环境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D].福建:华侨大学,2011
拼多多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分析(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