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及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推进,农村网民及互联网普及率正逐步提升,这为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的释放提供了可能。而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增长率的逐步放缓,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的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也成为电商积极布局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基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市场,决定了消费升级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事情,同样,消费升级并不代表消费单价的提升,因为消费的区域、模式不同,庞大的农村人口对于电商这个新模式有着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高性价比的产品的需求尤为旺盛。
各个电商平台都提出了电商下乡的概念:农村淘宝、京东下乡等等,但他们无法脱离复杂的平台搜索和支付方式的不便利性。而拼多多凭借“低价+微信分享+ 灵活的支付方式”,精准的把握了农村地区消费者对于电商的需求。2018年3月拼多多的四线及以下的城市90后的月活数为2643万,同比增长了870%,拼多多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在快速成长。同时,拼多多的崛起,其实也是把握住了两强争霸的契机,当京东与阿里在一二线城市的家电,数码设备与服装行业厮杀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拼多多在三四线城市与农村依靠低价,以生活日用品和低端产品为卖点,迅速占据了空白市场。
(三)C2M模式下,拼多多和OEM工厂互相成就
拼多多在主打的性价比产品中,选择直接与工厂接触,让工厂直接供货给到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尤其是拼多多提出的少SKU、定制化、短线爆发、拼单量的思路,让很多具有大规模生产实力的OEM工厂尤为心动,这些工厂原本都是帮助国内一二线品牌甚至国际品牌代工生产,利润、开发等等都被紧锁在品牌公司的身上,空有一身能力却无法走出自己的路,而在拼多多上面拼工厂的玩法下,这些工厂创造了大量的低价爆款,而工厂本身也通过优化原材料的供应链从而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而且拼多多也通过这种产品在用户群体中树立了经济实惠的形象,从而让拼多多和工厂实现了共赢。
四、拼多多的发展前景
(一)传统电商流量成本日趋增加,社交电商爆发点来临
1、流量红利耗尽
在中国电商市场近几年井喷式的增长下,传统电商的获客成本逐渐增加,流量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天猫和京东这两个主流的电商平台,在18年获客成本已经在200元以上了,对于这种大平台而言,电商的优质流量已经被逐渐挖掘一空,整体转化趋于下降。相比较知名度较低的小平台而言,则更是难以获得流量。
2、碎片化流量中诞生的社交电商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流量更趋于碎片化的特征,以拼多多为首的社交电商玩法,将社交的属性融入电商的平台中,则可以以更低的传播成本来获取流量并对流量进行重构分发,社交电商成为了新的流量平台。近一年,已经有多家社交电商扎堆融资和冲刺IPO,以云集、拼多多、有赞等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平台接连获得融资,社交导购电商“什么值得买”冲刺IPO,腾讯投资的“美丽说”也传闻与几家投行就美国IPO进行商谈。
3、背靠腾讯的拼多多独占优势
当流量红利已经成为过去时,电商获客成本持续提升高,能够实现裂变式增长的社交平台成为资本和巨头关注的焦点,社交电商正在成为新的风口。社交电商利用社交关系和社交平台信息传播的便利性,降低营销成本。而目前微信在社交软件中可以说一家独大,所有的社交电商都不可能绕过腾讯,但是拼多多的腾讯背景让拼多多在社交电商的大风中独占优势。
(二)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四五线市场迎来电商购物新通道
1、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还有空间
据行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已经达到了7.53亿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537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与2016年相比提升了2.4%。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的比例将继续攀升。美国知名的皮尤研究中心送出了一份调查,智能手机在各个国家的普及率,而这个普及程度的高和低,是体现互联网覆盖率高或者低的一个很好指标。这份统计中我们看到,智能手机普及率上,韩国名列全球第一,普及率高达94%,仅次于韩国的是以色列,普及率为83%,随后是澳大利亚(普及率82%)、瑞典(80%)、荷兰(80%),而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处在全球处于中游水平。这个数据说明即使在我们自认为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程度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部分空间大部分都集中在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2、移动互联逐渐扎根消费者
拼多多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