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企业文化管理中文化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实现企业目标,满足人民对于物质不断增高的追求。
以我国企业为例,中兴作为我国民族产业,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始终秉持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精神,并将其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中。企业文化管理,为其生产效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中兴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脱颖而出。据统计,目前,中兴早已成为了我国民族产业中的重要力量,并实现了国际拓展,从一个五人小团体,发展成如今的大型企业,并实现了上百亿的产值。
(三)企业文化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企业实行管理活动,主要的管理对象就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而“人”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在进行“人”的管理中,对于知识、技能的储备当然需要十分重视,但是也不能忽视人的思想对于人在工作中能否发挥自身实力的影响。当一个人怀揣着热情投入工作中,及时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他也会尽快提升自己;而当一个人对工作生出不满甚至是厌恶情绪的时候,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
因此,企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非常大,创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对于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以微软公司为例,微软公司在创建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人才管理的文化观念。1.引导,但不控制;2.资优、真诚、平等;3.员工的满足;4.发掘人才;5.吸引、留住人才。通过文化理念的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使得公司的员工、人才层出不穷,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企业文化内涵对于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其内涵必然是充分的。企业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于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凝聚力是一种核心的力量,员工们劲往一处使,企业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员工凝聚力的产生,通过以员工为中心的手段与员工产生共鸣,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例如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就是在管理中利用文化内涵将员工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一名在海尔工作三年的女工在患了白血病之后,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再看一眼。如此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进行文化管理的基础是建立起属于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另外的一个特有的角度来对企业进行审视与分析。在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上,许多的学者都致力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内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1981年,根据对34家美国、日本企业的调查分析,理查德·帕斯卡尼等人编写了《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并提出了7S理论。将企业成功的原因细化,为企业进行文化改革,管理工作的细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同年,美国学者威廉·大内在分析日本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美国、日本两大国家企业文化的Z理论,深刻分析了人的复杂性,厘清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更加融洽,从而寻求工作、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最佳合作关系。
国内外许多企业也在自身管理的摸索中,总结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海尔”集团的文化非常有特点。1.企业不断强化“人人是人才”的观念;2.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化”的原则;3.实行多层次的精神奖励,为职工自主管理创造更多的“自我创造”、“自我设计”、“自我表现”的机会。
(二)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
国外企业发展历程上,以日本和美国为首。这两大世界经济强国是最早意识到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并且最早开展企业文化建立,实行企业文化管理的。
自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西方大工厂的建立,企业家开始关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因素。现代管理之父泰勒开始发展管理方式的转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开启了管理文化理论研究的研究。
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开始注意到了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使用企业文化建立起企业独有的管理模型与价值体系。这一管理理论的出现,是国外管理理论自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之后。对组织文化的又一次升华。
企业文化对于国外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以日本企业为首,效果最为明显。日本赫赫有名的索尼公司,就是事实文化管理的典范。他们将“索尼是开拓者”作为企业精神的内核,表示永不落于人后的追求;同时又宣扬“永远向着未知世界探索”,表明企业的目标之远大;最后,“开拓者索尼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才、信任人才,鼓励人才不断前进视为自己的唯一生命”,表明了他们在管理中重视人才,以人为本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三)国内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我见(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