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企业管理改革的着重点已经从外部环境转向内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形成特有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哈拉德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内部资源、知识和技术等积累整合的过程,并且认为当资源、知识和技术同时符合增加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减少威胁的资源,有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说拥有,其他企业无法获得的,难以替代的标准之时,它们才形成核心竞争力量。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目的都是为力图打造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会导致企业的战略规划执行不到位。因此,要从“战略实施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将战略实施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战略的实施、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寻找企业生存空间、建立自身盈利模式”的目的。
(三)理顺管理知识,加强人才机制建设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水平已不适应企业新的发展,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缺乏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知识建设,亟需构建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知识建设战略机制,强化知识意识和创新意识,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训和引进人才,完善各项制度。制度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一套考察和识别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知识机构并明确其职能,配备专职人员,更要强化监督检查。
(四)完善经济制度,组织管理战略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和完善经济制度,不断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基础,也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同时战略创新也很重要,战略创新决定了正确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调整能力等。一些中小企业意识不到这一点,盲目地多元化,结果带来优势资源的分化,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快速瓦解,失去了生命力。这正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各领风骚两三年”之独特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在战略制定上,中小企业还要认识到策略联盟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不仅要注意与自己处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大企业的合作,还要注意将自身并不精通的业务环节转包给其他精通的企业或与之进行技术合作。因为没有一家会在所有的业务环节上都精通,都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在实施中,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处理好特色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也不失为战略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小企业相关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以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关系到重大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挫折,本文只是就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一番简单的探讨,期今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小企业快速的发展和成长,它们也才能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档即将完成之际,感谢指导老师包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我指导与点评,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才疏学浅,本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璇,王亚田,王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J].中国集体经济,2019(6):74-75.
[2]赵思思。浅析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74-75.
[3]王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4]金优,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经济论丛,(200)
[5]邵成林。中小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5):102-104.
[5]秦立建,胡波,苏春江.对社会保险费征管的公共政策外部性理论审视——基于中小企业发展视角[J].税务研究,2019(01):17-20.
[7]李馥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9(04):151-152.
[8]黄丹,余颖.战略管理研究注记·案例[M].2009(05):548
[9]史忠良.小企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10]林汉川.魏中奇,WTO带来了什么?.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2001.(6)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机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