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合适的财务决策,反应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充分的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有利于合理统筹规划,企业价值最大化也避免了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以下缺陷: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都是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2、企业价值最大化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是决定企业报酬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近些年来,就温州小范围商户来说很多在外拼搏的商人都因为经济萧条陷入困境,面临破产倒闭,大都是由于投资失误所致,温州商人很多,想成为商人的更多,听闻某行业赚钱就会扎堆似的全部涌入,不顾风险,不顾市场饱和。而企业因最大程度的实施科学严谨的财务决策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应结合实际,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制度和约束投资行为。从管理财务出发点和管理目标价值方面体现资金时间价值,风险均衡,反应企业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协调才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从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出发,目标则是提高自己的报酬,随企业的扩大,经营者更容易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这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企业的职工是企业财务的直接创造者,为企业提供时间,智力,劳力,必须给予合理的报酬,才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所以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企业职工的利益应优先考虑。
(二)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时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极大的印象。1、法律环境。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都受到法律的约束,目前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休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等。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在熟悉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下,做到守法的前提下去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2、经济环境。体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会造成影响,如果企业能够熟悉掌握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变化,按照政策行事可以提升企业的运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出发点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出发点可以从两方面研究:第一、从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因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长期的,且履行的义务承担风险最大,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权益息息相关,经营者若要得到丰厚的报酬就必须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第二、实体观念,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持有,要履行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资本所有权不应该和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重要的是应消除企业是由证券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实体观念的经济学基础。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本除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其他形式的资本,有些企业已经成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实体观念更符合当今时代趋势。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构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多元性,也存在种种差异。第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以不必按照财务主体去划分财务管理目标。第二,财务管理具有层次性特点,具体目标是实现财务总目标的基本手段。第三,财务总目标应从实体观念出发,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四,在企业财务环境因素不同时,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主体也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是对于企业是否有能力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判数据,对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向、目的、配合都有明确范围。有些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并非对数据和指标的计算,具有不可操作的性质,因而不去进行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