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开始由“重”向“轻”的战略转变,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轻工业六优先”的政策引导下,在农业实行承包制和允许农民经商办企业过程中,压抑已久的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迅速以兴办“乡镇企业”的形式迸发出来,城市则出现了大批的个体户,迎来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第三次大发展。
这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与上二次截然不同,它带着全新的面貌,以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农副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为主的正确的产业选择,给长期处于徘徊中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活力,人民生活开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就业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农民进城办工商企业的愿望也得到大的满足。之后,中小企业一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总结这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应该说是经验多于教训。
三、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忽视战略规划,更有甚者从未制定战略规划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均由企业创办者一手制定,而创办者在企业中的权力高度集中,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创办者往往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只关注眼前得失,忽视企业长久发展,制定了短时战略。此外,有些企业创办者注重战术,轻视战略,养成了靠经验与感觉做判断的思维模式,在企业决策中个人的主观随意性、盲目性等较大,忽视其他管理人员的建议,做出的决策可能存在错误的情况。而有些企业创办者完全无视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规划全凭创办者对市场的判断,这些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
我国的中小企业均是由企业主亲自创办,对企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上,总是想着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之在同行业中可以名列前茅,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企业主却急功近利,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没有从企业的真实情况出发,制定了一些好高骛远的发展战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何惠芬.如何对新员工开发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企业主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的需要,与其他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发展战略,这样企业才能在后期的发展中沿着预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思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仍旧是家族氏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组织机构混乱、企业制度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缺乏独立的监督管理体系、员工的权责利相混合、企业内部帮派组织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规划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企业管理方面侧重于粗放式管理,不注重精益式的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员思维僵化,为了固守住自己团体的利益,各个团体间相互推诿责任,更不用说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其他企业优秀的管理思维及企业文化。在管理思想上,我国中小企业仍旧以生产为中心,在产品的开发上缺少创新意识,生产不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重视不足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有近九成的企业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门,更不要说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企业主往往指定身边熟悉的人去人力市场招聘员工,或亲自面试应聘者,这种形式下,若企业主自身知识水平不高,可能会招聘到一些无用之人。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企业主会重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担任,即使他们能力有限无法履职,也不愿意到人才市场中招聘专业人员。如有的企业主会让身边的兄弟姐妹负责企业的财务或原材料的采购,即便他们对财务或采购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专门知识、懂得经营的人来担任重要岗位,进而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缺乏人才且忽视优秀人才重要性的企业,根本不能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更不用说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小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明确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地进行战略变革,才可以拓宽自身发展空间进而获得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浅析。企业主要充分认识到本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优势,避开劣势,在市场竞争中,积极避开同大企业的正面竞争,要充分发挥自身规模小的特点,生产出一些市场上急需的产品或替代者极低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如德国一些家庭作坊式企业只生产某一种零件,而这种零件又是市场急需而其他大型企业却又不值得去专门生产的,德国的家庭作坊企业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它们根据市场未来发展需要,只专注于生产某一种零件,并努力的把它们做精做细,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针对我国未来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
(二)企业要树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管理流程及管理思想
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规划的内容有可能是在企业主闲暇之余偶然想出的,并未经过科学的论证,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简单,但也不能忽视规划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只有各个环节或部门相互配合,企业的运营才能顺畅。科学的战略规划的制定,应从企业的愿景出发,充分认清企业内部的状况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在企业的管理中,要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企业管理层要尽量的公平、公正,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只有管理层树立了正确的管理思想,下面的员工才能去学习、实践。此外,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后,可以适当的进行小的修改以便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但应尽量避免过量的随意修改,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如美国的宪法自制定之日起,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至今仍旧使用,期间虽进行了一些小的修订,但整体格局没改变,进而推动着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充分学习美国制宪时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三)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若想长期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企业结构的调整,注重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企业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郑平.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在这种情况下,一、政府要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毕竟创新型企业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未来可以很好的发展下去,与此同时,政府也要裁剪部分能耗大、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二、采取法律准入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淘汰一些生产设备与技术落后,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或是帮助相关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三、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及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四、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五、积极做好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工作,让更多内部地区借此契机,进行经济的发展。
(四)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优秀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及规划,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企业一方面要面向社会积极招聘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企业员工人事档案,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此外,为了减少员工离职率高的情况,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针对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方案,可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绩效管理方面,应制定出符合全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企业也可以针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实行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员工在这种机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它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但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融资难、没有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匮乏等现状,企业需要立足实际,根据实情,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并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企业文化、借助互联网等新的技术不断发展自我,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日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着较多机遇,但竞争压力也会日益增大。我国应当在严格遵循国际经贸法规的前提下,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依据中小型企业发展特点及需求来构建促进其发展的保障机制,以为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梁婧.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 李晶.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2013.
[3] 胡胜.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4] 赵晓晖.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
[5]刘博明.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
[6]张晓磊. 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7]周士琳. 我国政府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