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企业一样,也是一个拥有大量雇员、土地和建筑物的组织,其本身也要消费资源、商品和服务,对环境和社会同样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为企业树立榜样,从而起到表率与示范作用;政府应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政府可以组合运用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和反垄断规制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监管与约束;政府可通过税收、融资优惠,资信评级,及公共采购政策等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那些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政府可灵活运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形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对话和沟通,建立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综述如下:
第一,成立专门负责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机构;
第二,模范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第三,进一步完善有关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社区义务及其他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四,在全社会范围广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营造全社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舆论环境;
第五,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资信评级和政府采购等多种手段,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三)社会层面
公众利益的维护和保证除政府提供法律、行政支持外,社会监督也是很重要的屏障,民间组织或团体、舆论、媒体等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督促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越政府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也是靠公众或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我国,民间自发性监督组织数量少,没有比较完整的正式组织,组织民众参与的力量有限,监督机构不正视,监督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这些原因导致社会监督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效果不明显,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积垢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维权意识普遍较弱,对民间组织或团体的能量和运作方式知之甚少。因此,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现状来说,社会监督的缺失或不力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监督和制约的功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企业信息的公开透明。从西方国家走过的历程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历了一个由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再到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相结合的发展过程。所以,我国必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规定,从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建设新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要认真研究SA8000国际标准,尤其是借鉴其保护劳工利益的科学标准,通过研究和探索,制定出中国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依据,从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能力,为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条件。
五、总结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众多企业已经从追求做大做强阶段逐步发展到追求做久阶段,开始追求“基业常青”、“永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企业要做到“永续经营”,不仅要处理好内部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外部关系,包括与消费者的关系,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实现发展壮大。从一定角度说,企业“永续经营”的过程也是企业从自身能力出发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同时还要看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层面去引导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科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避免出现误区,在准确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础上了解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纲领,深入挖掘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涵,对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提供指导。具体实践方面,根据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系统体制,指引企业推行实践,实现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进才,黄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2] 徐二明.奚艳燕.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管理学家.2011年01期
[3] 张艳芳.陈立军.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律底线走向道德理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卢婷婷.消费者微观视角下的中国式企业社会责任差异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5] 谢梦珍.曹毅.刘秋英.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3年18期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