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融资相对比较困难。这主要因为银行的利息很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即使中小企业能够承担,但由于信誉等原因银行一般也只愿向大企业贷款。第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破产率较高,市场风险大,资金不足,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第三中小企业资金管理能力较差,所以不易采用规模大、技术复杂的融资方式。第四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生命周期短,缺乏自身信用支持,难以使用信用融资的方式。第五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看,向银行借钱的手续复杂,导致交易成本太高,也使其不愿向银行借款。从银行的角度看,向中小企业放贷运作费用较高。银行不仅要在放贷前收集企业的有关信息,经分析研究后才能决策。在放贷以后,银行还要监控企业是否按照合同办事。这势必增加银行开支,降低其盈利率。
(四)中小企业没有长远的规划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一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领域。但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由于是在“机会带动增长”的短缺经济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长期以来养成了重战术、轻战略,决策靠经验与感觉的思维习惯,应付日常事务取代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的考虑,即使有的企业自认为有战略,事实上也只是一中形式战略而无实际意义。
三、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
国家在制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进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享受贷款贴息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建立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战略规划
1、加强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
中小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应该与时俱进,一切用数据说话,这样既公平又客观。制定出符合企业本身条件的绩效管理体系,也应有针对性的建立不同岗位不用的奖惩制度。例如从事管理的人才、从事市场的人才、从事技术的人才,各个岗位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其职能和效果却有不尽相同,根据其不同的影响力,制定出合理的物质激励和有效的精神激励制度,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上进心和积极性,这样企业在吸收引进新人才后也不会引起原有人才的流失,既有利于增加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符合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条件。从而带动了企业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成长。
2、保障留住和培训发展人才
人们对于工作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有希望稳定的,有希望有挑战性的,但总体来言,相对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会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中小企业应逐步增加保障性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其中主要有社会各类保险,例如养老、伤病等等,还有住房、交通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这样才可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稳定后方才可能尽全力为企业谋福利,公司为人,人为公司,这样才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另外,企业应尽可能多的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更快速的运作,也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的了解,相互间的磨合,使得两者都可以发现对方的不足,有利于更好的进步完善,对于员工来说,这样的环境让人才感到宾至如归,更全心全意的投入于工作,持续地培训,将持续地激励员工,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有效,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