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营企业规模、发展水平大小不一,居多数的当然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在人事、财务、生产、经营、销售等)很多方面缺乏诚信管理。[梁红卫: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30.
]更侧重于在残酷的经济竞争中存活壮大,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显然不够。
3.企业自身追求利益最大化
马云在采访中说过:“诚信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变成钱的。”钱,本身只是作为一种货币,没有美丑善恶,它的性质完全取决于使用或是获取他的人,因此,人的品质会决定钱的性质。马云说的并不全面,在笔者看来,钱不诚信也是有价值,也会变成钱,关键在于钱的品质的区别。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追求利益,纵观行业中其翘楚企业,能够很好的平衡利益和诚信之间的关系,获取的是褒义的钱财,然而也有许多企业顾此失彼,无疑是自我灭亡的做法,盲目的追求利益而忽视诚信价值的建立,当下已经有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外部原因
1.市场调节带来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一词在互联网领域时常会见到,表示在网络上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收者之间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别,就会导致网络上不实报道的产生。而这种不对称,在经济领域也同样存在,市场经济依赖“两双手”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双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双是“看不见的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都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即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逆向选择”,是指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而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蓝叶瑾.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02-11.]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导致消费者无法辨别,市场秩序紊乱。
2.当前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法律对企业诚信的规定尚不健全,《民法总则》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作为基本原则。《合同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企业诚信的要求多为原则性规定,具体情节尚不明晰完善,无法发挥法律的强制力。
3.社会监督不到位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利用微博媒体等途径对失信企业进行监督是极为有力和便捷的手段。在前段时间微博曝光的“黑心作坊”“假疫苗”等事件都表明当下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及时性,最能引起大众关注,有力的惩治了失信企业。我们仍应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人人参与到市场环境的清理中。
四、我国民营企业建立诚信价值的思考
企业诚信的缺失导致如今市场秩序的混乱,要重塑企业诚信价值体系,需要内外结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依据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笔者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我们民营企业诚信价值的建立。
(一)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企业会对每一位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意在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从而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企业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因为其不可忽视的外在形态而被重视,企业文化作为无形资产对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更是应有之义。
企业诚信文化的本质含义在于在市场活动中用诚信理念来指导自身与员工、消费者以及政府的行为,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利益最大化。而具体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诚信文化建设。管理者是重要方针的决策者,他们自身的诚信意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诚信素养,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动员工积极提升自身诚信意识。
其次,提高普通员工的诚信意识。将诚信文化纳入员工企业文化培训和考核之中,培养员工的诚信素养。因为员工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他们是代表着公司的品牌和形象,他们的诚信素养的提升必带推动行业整体的文化素养进步。建立以诚信价值为主导的企业文化,指导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由他律为自律,生活上遵纪守法,工作中诚实守信,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壮大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诚信价值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