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企业中知识共享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延续提出了各种要求和挑战,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一章简要说明中小企业在推进知识共享中的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便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中知识共享的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加之知识管理的理论大多从大企业中实践而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中小企业中的差异化的研究和实践涉及也较少。但是研究和梳理这类企业的知识管理行为,特别是知识共享,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对外部环境更加敏感,一定程度具有较高创新倾向来应对变化。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收到规模限制,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不足,迫使中小企业不断寻求新的开放性的合作网络,一方面能够创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组织间实现知识的共享和转移,使得企业的整体知识更加丰富和多元来应对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
在部分中小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性质与目标“有意”或“无意”开展组织间的学习活动来实现知识共享,例如项目间的团队沟通与学习,师徒制的学习等等,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化的手段帮助组织集中时间拿下项目,在此种情境下,更多是以目标完成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科技型企业中,知识是得以流转和共享,以便相互之间的协作。但是在一些更为传统的中小企业,知识共享的实践可能相对偏少,因为企业性质原因,组织内部员工更倾向于传统型的学习和成长方式,加之并没有专门的学习渠道和平台,只能依靠企业内部较为传统的培训方式来开展传统的知识学习。
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二)中小企业中知识共享面临的问题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小企业在开展知识管理或者知识共享时会也仍然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1.中小企业缺乏知识共享的机制与平台
部分中小企业囿于资源限制或者战略缺乏,并没有明确的知识管理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暂时还没有构建出一个很好的员工知识共享平台,也并没有实现知识共享的机制安排。大多数显性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分享机制和平台来实现的,然而有些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平台或者技术支撑来实现显性知识的编码和传播。
2.中小企业缺乏基于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实现“协调共振”,例如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知识共享行为难以被观察、记录和管理,更不用说基于知识共享的产出绩效会被人力资源管理识别和认可,绩效无法识别,在薪酬和激励上就无法得到组织认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不重视知识分享的作用,无法引进有效的知识共享活动,就无法实现组织内有效的知识分享;同时,在员工招聘中并没有将员工的主动性要求与知识管理的要求结合起来。
3.中小企业中员工共享意愿缺乏
知识是一个人参与社会内部分工竞争的价值优势所在,所以隐藏知识往往是人的本性所在,这造成了员工不愿与他们分享自身的竞争优势较低的共享意愿。而且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体,知识的私有性会限制知识的流动,同时,传统中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使知识分享变得艰巨。员工分享知识的主动意愿在一般中小企业中还比较缺乏。
三、基于知识共享的中小企业发展
基于知识共享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