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到来之前,已有不少的学者和企业家对知识的重要性作出了预言。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机器、原料与劳动力等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彼得·圣吉也曾断言“学习型组织”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不败,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组织内的学习就是对组织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更新换代而实现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面对着技术的更新,市场的不断重新定位,内部流程的优化等一系列的竞争要求,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层次的知识创新成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关键。
组织创新和发展的核心是“人”,组织内部间员工的知识共享对组织内部整体知识转化与升级有着决定性影响,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组织整体内部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2.知识共享有利于员工成长
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21世纪管理挑战》中指出“在20世纪,管理最重要的贡献是制造业手工工人生产率50倍的提高;而在21世纪,管理需要真正发挥的最重要贡献则是促进知识工作与知识员工的生产率,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最大的资本是知识员工及其生产率”。
知识共享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需要知识的拥有者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并输出知识。作为企业中知识的拥有者——员工,他们如果要实现知识共享,则是需要建立在员工本人将知识吸收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结果和绩效,然后再将能够转化为绩效的知识实现共享,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员工增长核心有效知识,还能获得知识带来的绩效产出,还能在组织中的非正式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权威”地位。
3.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当下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课题,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作为基础,共同的文化愿景需要相似的知识认知和背景来支撑。另一方面,知识共享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变革,知识共享又可推组动企业组织本身不断适应内部的文化交流,也推动企业文化外部适应。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本的限制,会选择通过各种网络积极分享知识,来推动技术创新。有的研究指出,互惠的益处、员工本身的自我效能感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这些动机因素对组织内的成员共享意愿有着重要影响。
(二)中小企业中的知识共享的战略意义
企业的战略性发展需要通过知识共享来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知识共享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提升实现企业的战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主动权的主要手段。知识共享提升创新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实现:首先,知识共享为企业创新提供文化环境支撑。每一个企业从建立到成长,再到成熟,都是一个生命周期。而这个生命周期也是企业内各种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通过知识共享打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形成、吸收和转化,进而激励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其次,识共享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难以预测,需要时刻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知识共享可以为企业创新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基础设施是实现创新升级的重要基础,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可以促进企业知识资源的积累、整合和创新,减少创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缩短产出时间,提高企业收益。同时,信息技术的改进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完善的信息保障系统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企业通过知识共享促进信息技术的建设对提高其自身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基点和起源,企业创新是知识共享实现价值转化的依托。企业实施知识共享和创新作为提高应变能力的综合措施,两者相辅相成。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应对外界日益残酷的市场环境,企业急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运用集体的智慧提升创新能力
基于知识共享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