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文化理念传播子工程,即通过员工培训、文化研讨与交流、媒体报道等途径向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技术人员传达并强化企业文化。
第三,文化转化子工程,即根据企业文化目标定位来修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言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领导行为、塑造文化楷模等。
第四,文化育人子工程,即通过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并使企业步入“人造文化——文化育人——新人再造文化”良性循环轨道。
第五,文化激励子工程,即用企业文化的高尚性去激励员工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不仅仅为钱工作。
第六,文化推广子工程,即把定格后的优秀企业文化推向社会,一方面形成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提升社会文明做贡献。
4.2.5企业文化塑造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测
方案制定完成,企业文化塑造成败就在于实施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对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对方案做出调整。
对方案实施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评测:一是经济效益,看企业文化塑造是否带了了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否提高和市场份额是否扩大。二是社会效果,看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美誉度是否提高了。
4.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措施
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民营企业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必须根据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要求,建立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4.3.1民营企业家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创立者和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民营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品质等要素是企业文化声场的源动力,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首先,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没有企业家发自内心的愿望,没有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会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其次,民营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师。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家一手创立和带大的,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最透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也理解的最深刻,必然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发挥总体设计师的作用。民营企业家应该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全面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战略提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对本企业的文化进行全面、整体的设计。再次,民营企业家还应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企业文化提出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工作作风、崭新的工作面貌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带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4.3.2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和有效地传播机制
民营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负责机构来进行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工作。该机构应该在民营企业家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民营企业文化的设计和推广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和搜寻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实施方案,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和教育,管理本企业的文化传播媒介等。除此以外,民营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机制。应该改变传统纵向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建立全体员工实时共享的传播途径,减少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的时间。充分运用企业内部文化刊物、沟通网络、宣传册、演讲、典礼仪式、文化活动、英雄人物等方式,及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和内容传播到每一个员工当中,使员工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贯彻。
4.3.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营企业文化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功能的发挥。一般来说,受到科学文化教育越多的人,越容易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理念和价值观。因此,要推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员工招聘标准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因此,民营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方面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灌输工作。让员工透彻的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及作用以及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等。通过提高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必然能够更好的被员工认同和接受。
4.3.4建立与企业文化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可以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人力资源系统和政策决定着企业招什么样的人,对员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什么样的员工可以得到提升和奖励,什么样的人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等。这些都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密切的联系起来。比如,在招聘会上,企业应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招聘系统,把是否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招聘的标准之一;在员工培训上,增强企业价值观和其它各层次文化的培训,帮助员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员工的业绩考评上,建议将员工是否遵守企业的经营原则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员工的提升、任职和工作轮换上,企业应该提升和奖励那些恪守企业信念、价值观、企业文化,遵守企业规范的优秀员工。通过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体系,民营企业理想的企业文化最终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黄东升.现代企业策划[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年3月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年4月
[3] 房晓琳.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M].山西统计,2001(10)
[4] 鲁冠球.靠诚实守信提升企业的价值[J].工业企业管理,2002 (2)
[5] 松下幸之助.实践经营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 胡石曼.漫谈企业文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 胡连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新华出版社,1991
[8]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
[9] 张新.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1)
[10] 车娇.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创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
[11] 李建军.企业文化制度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 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3] 崔会保.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3)
[14] 徐斌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文档数据库
[15] 蒋亚琴,叶东.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J].前沿,2005(7)
[16] 张莉华.企业文化与提升南京民营企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4)
[17] 李晓武.西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8] 申采芬,狄俊辰.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北方论丛,2006(2)
[19] 周少华.民营企业应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研究,2006(3)
[20] 王玮.浅谈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对策[J].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