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高级形态的管理职能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和经营战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翰和詹姆斯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企业文化精神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精神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品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品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把品牌意识转化为企业宗旨,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需要企业文化强有力有力的托举和支撑,使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应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各方面进行品牌文化的培育,确保企业品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但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因加快改革开放、实行政仓分开,企业从垄断逐步走向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才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1984 年,海尔公司的领导人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剂。中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关注起企业文化这个新生事物,并在企业中探索践行,至今仅二十多年的历史。比较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来说, 我国企业“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
三、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没有与实践相结合
规范化的管理。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未从根本上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间的有效连接。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从而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大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具有片面性。实际情况下,企业文化就是以某种活动为手段,在活动中促进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管理为目的,向员工灌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线,发展自身企业特有文化的一种方式,将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经营理念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因此,企业要想很好的建设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就不能脱离管理而单独存在。
(二)企业文化无法与企业管理有效联结
文化表象化。在进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简单的进行一些文化活动,漫无目的。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表格的宣传上,没有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员工不能从实际活动中感受管理者想要表达的企业文化。总结来讲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无法将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精神等更好的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使文化建设的作用不能凸显。因此,对于文化的建设,企业相关人员都需要抱着“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去积极应对。
(三)企业文化缺乏个性与创新风格
缺乏个性,无法更好的释放其内在潜能。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反映,是企业自身独有的东西。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自身鲜明的个性和创新性的风格,都墨守成规,不去尝试新的文化建设之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建设的步伐。
四、企业文化管理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对企业文化进行再定位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我见(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