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对温州龙湾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温州台风暴雨洪灾历史灾情分析可以看出温州地区的台风暴雨洪灾灾情严重;从自然环境和洪灾特征来说,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从社会经济成灾机制来说,洪灾造成的损失巨大。下面对温州地区典型历史台风洪涝灾害事件的描述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1960年“6007”号台风,8月1日一天降雨量达300mm,在建的瑶溪水库垮坝,下游2km防洪堤被毁,瑶溪、永胜、雄心三村死亡10人,倒塌房屋数百{’IJ,冲毁或沙石覆盖农田223hm`,数千灾民流离失所。1987年“8707”号台风和“8712”号台风,风速33m/s(风力12级以上),最大日降雨量302 mm,三天降雨量达427.6 mm,两次台风袭击造成房屋倒塌2540间,约5500 hm`农田受淹,受淹时间50多小时,大部分工厂、企业、仓库、经济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060万元。其中,1987年7号台风在永强登陆,台风中心经过温州市区向永嘉县西北山区出境,台风中心经过地区风力达10-12级,温州极大风速35. 2m/s.降雨集中,温州市区一次降雨188mm,永强塘河永强站最高水位3. 69m。本次台风灾害死亡47人,伤219人,早稻成灾面积4万hm1 (60万亩),其它各项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亿元。1990年“9005”号台风,潮位6. 72m,超历史最高记录,海塘决口14km,直接经济损失7600万元。1992年“9216”号台风再次出现6. 45m高潮位,过程雨量达400 mm,半个月后又出现“9219”号台风,24小时雨量达174 mm,全线堤塘几乎全毁,直接经济损失9050万元。
1994年“9417”号台风风暴潮灾害,台风在瑞安登陆,台风中心横扫市区,天文大潮和风暴迭加,龙湾站出现最高潮位7. 43m,频率200年一遇,是龙湾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溃堤决口无数,全线海塘几乎全毁,海水倒灌,各镇(街道)全部被潮水淹没,城乡一片汪洋,市区沿江段水深一般1. 0- 1. 5m,房屋大部分进水,6万人被潮水包围,倒塌和损坏房屋3637间,共计4.89万m,,农田受灾1630hm1,减产和损失粮食8500t, 560个企业停产、半停产,死亡243人,直接经济损失26.117亿元。1999年9月4日“9909”号台风东风倒槽影响,一天降雨量为394mm,龙湾区两座小(二)型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青山水库洪水越坝,冲毁路面、堰坝及配套的水管,库区山体发生滑坡,瑶溪防堤被冲毁350m,状元镇大番溪小流域因暴雨而引发山洪,下游大番溪村受灾区最高水深达1. 5m,死亡3人,全区倒塌或损坏房屋613间计14520m',冲毁或被泥沙覆盖农田1470hm1,减产和损失粮食2250t, 158个企业停产、半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961.2万元。
2002年9月7日16号台风“森拉克”正面袭击苍南县,同时也给龙湾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此次台风共造成受灾人口26.42万人,倒塌房屋15间,停产工矿企业651个,损坏公路19. 65km,损坏输电线路26. 16km,损坏通讯线路20. 4km,工业、交通运输业损失0.44亿元,全区受灾面积4.52千hml,损坏小型水库4座,损坏海塘8. 9km,损坏水闸27座,直接经济损失1.6993亿元。2004年14号台风“云娜”台风给龙湾区造成较大损失,共损坏房屋2726间,倒塌11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675 hm1,死亡失踪各一人,直接经济损失2.55亿元。2005年5号“海棠”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受其影响龙湾区普降大暴雨,据全区16个水文遥感点记录^^文档统计,过程降雨量平均高达391mm,其中19日24小时降雨量达232. 7mm。百家尖水库库区过程降雨量高达510mm。大陆内河水位均超过危急水位,最高水位分别是永强站点5. 54m(吴淞高程),沙城站点5. 68m,海城站点5. 8m,状元站点5. 67m,灵昆站点4. 57m. 17座水库(山塘)除丰台水库正在除险加固施工空库运行外,全部超过正常水位。全区共有10个乡镇(街道)受灾,23个村庄进水被淹,其中蒲州下埠,海城屿门、东溪,沙城庄桥、七一、七四村水深超过50cm。受灾人口22.09万人,倒塌房屋73间,直接经济损失3.9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1.2448亿元,受灾面积4.593千hm1: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0.%亿元,工矿企业停产2676个,损坏输电线路16. 6km,损坏通讯线路6. 3km) o
总之,温州市区洪涝灾害频发,城市防洪规划及工程实施迫在眉睫。尤其是城市东片地势较低,东临大海,是受台风影响频繁的地区,台风暴雨极易造成洪涝灾害频发,更应切实做好防洪规划工作,否则将会对龙湾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5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洪灾系统理论,在综合考虑致灾因素、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基础上,对温州龙湾区进行洪灾系统风险识别分析。对温州龙湾区洪涝灾害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气象水文因素、地理位置因素和防洪排涝工程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洪灾系统致灾因素的辨识;从气象因素和下垫面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洪灾孕灾坏境分析;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代表不同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为洪灾承灾体,同时考虑龙湾区快速城镇化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进行洪灾承灾体类型和特征分析。建立了温州历史台风暴雨洪灾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温州台风暴雨洪灾历史数据^^文档的数理统计分析,分别得到温州台风—暴雨强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台风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①1949年一2006年影响温州的热带气旋暴雨事件共有155个。台风导致暴雨事件51次,占暴雨总次数比例最高达42%。其中台风形成的暴雨次数为6次,发生频率为11%;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次数最多,分别为26次和19次,发生频率分别为48%和35%。可见,台风常常带来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洪涝灾害。② 1949年一2006年温州的台风暴雨最多年可达7次,平均每年2.67次,1959年、1961年、1973年、1981年、1990年、1994年和2005年为台风暴雨影响强烈年份,影响次数年均大于或等于5次;而1954年、1955年、1957年、1968年、1970年、1976年、1980年、1983年、1993年以及2002年为台风暴雨影响较弱年份,年均影响次数0-1次。从1949年一2006年发生在7月一9月的台风暴雨分别达到33次、58次和38次,月均次数分别为0.57次、1次不110.66次,其次是10月份,共为11次。其中:90.4%的台风集中在7, 8, 9和10月份,发生在其它月份的台风总数不超过10%,因此,影响温州的台风暴雨主要发生在7月一10月。③1949年一2006年直接登陆温州的台风共14次,主要集中在温州南部的苍南县和平阳县,二者占登陆台风总数的57.196。本章研究成果为温州龙湾区主要台风暴雨洪灾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14/33/33
浙江沿海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评估与研究--以温州龙湾区为例(十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