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概念 2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
(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
(二)弥补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 2
(三)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 2
三、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及其效果 2
(一)1998年-200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2
(二)2003年-2008年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3
(三)2009年-2014年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3
(四)2014年-2016年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4
(五)2017年-2018年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5
四、对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建议 6
参考文献: 7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概念
房地产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从宏观上对房地产业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控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与整体优化,实现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与国民经济体系的要求相适应,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房地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其结构;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又产生强烈的反作用。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不仅是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存在这内在的密切关系和相关性。在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完善市场规划、健全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弥补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房地产进行调节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非均衡性、体制缺陷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无法通过自身调节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此时,正好借助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市场失灵,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手段,使市场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
(三)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
房地产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除了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外,还属于公共产品。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其进行调节,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以辅助指导和监控。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要比其他市场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低收入群体,由于其收入甚少,有些甚至无力支付房租,又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在购买住房方面的支付能力几乎等于零。让缺乏住房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居住条件,理应是政府的责任。
三、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及其效果
浅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其效果(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