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确保农产品质量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在不断维护企业声誉的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农业企业的长久化发展。为了有效的杜绝农业企业在生产加工进程中出现以次充好的状况,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设自主化监管与检测机构,并将其置于企业内部,同时还需要持续拓宽其检测覆盖范围,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检测水平,以保证农产品源头的质量安全;第二,转变其原有的质量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活动,比如说,有机食品的认证、绿色无污染的认证等,通过这些质量认证来强化农业企业产品质量的保障;第三,在农业企业的加工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把握,从细节上着手,预防那些“低费用、低质量”生产行为的出现。此外,农业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自主监管的职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提供给消费者更为优质、更为安全的农业化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农业企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3.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当前,不管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均应当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在利用与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注重节约与保护。较之于其他产业,农业企业与农产品尤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农业企业的生态责任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一方面,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在生产过程中要在最大范围内高效率利用农业资源,另外,还需要不断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在有效控制农业排放物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农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可持续化发展要求农业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农户进行指导教育,有效提升农户对药品类、化肥类等各类辅助物的运用效率,在农业有机性排放的基础上,主动挖掘新生化产业,比如,当今比较流行的有机化肥农业产业等。
4.开展有效的益农活动事业,提升农业竟争实力
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技术设施建设落后,是影响农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而,农业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还需要承担起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社会责任。农业企业依据自身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益农活动事业入手,来提升提升农业竞争力。首先,积极配合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主动帮助农村改善道路、修建桥梁以及完善水电供给等,改变农村原有的面貌;其次,进行捐赠投资,建立爱心学校,为当地农民工子女求学提供便利。建立养老院,为当地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帮助;再次,在农村创设图书馆,拓宽农户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第四,调整农村地区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路径。上述模式是农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推手,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俊. 我国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创新与财务绩效的互动影响[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1:96-101.
[2]陈辉. 中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国内外农业企业的对标[J]. 宏观经济研究,2010,10:71-76.
[3]马立强.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J]. 财会通讯,2011,15:119-121.
[4]章先华,谢凡荣,贾仁安. 农业企业社会环保责任的博弈分析[J]. 企业经济,2012,11:20-24.
[5]胡亚敏,陈宝峰,姚正海.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3,04:173-176.
作者简介:李春立(1974-),男,讷河市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从农业角度分析(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