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民以食为天”,可见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农产品的生产。最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隐患一直是大众所关注与担心的焦点,从“三鹿”到“转基因”,这些作为人们生活中必需品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问题。然而,从当下消费者市场发展状况上看,还存在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比如说一些农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掩盖了其生产加工后的真实价值,一些农业企业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常常会以次充好,一些表面上看去质量尚可的产品,其整个内部加工制造进程却十分陈旧,这些消费者却察觉不到,一些农业企业就是利用这点,将一些残次的产品卖以高价,这样就会引起市场的动荡,一些质量好的产品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就会被挤出竞争市场。这种以坏充好的做法使得一些农业企业懒于提升产品质量,这样就会对整个农业企业带来声誉上的危机,故而,农业企业在加快农业转型、转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等方面,农业企业的责任更大。
3.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作为社会化生产部门的农业企业,从本质上来讲,其主要业务为动、植以及微生物的生产加工,它的生产运营过程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完成的,这就使得其与大气、土地等原生态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农业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害自然环境的隐患,比如说,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滥用会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环境,此外,各类添加、调节试剂的使用,对自然环境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效用。此外,在一些养殖产业中,一些牲畜的排泄物也是自然环境的一大污染源。以上种种都会造成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安全化,故而,农业企业对农业自然环境也有应尽的保护职责,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进程中,要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4.促进农业发展的要求
参与益农活动、促进农业发展是农业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模式。从现实上来说,企业参与益农活动是一种自发主动的行为范式,但此种自发主动参与益农活动的行为能够有效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业企业的声誉、强化农业企业的竞争实力,故而,现阶段多数农业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进程中将参与益农活动考虑在内。较之于其他产业,农业具有其特殊的市场地位,农业企业所开展的益农活动除了一些捐赠之外,更多的是能够推动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举措。益农活动是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外在形式,农业企业只有大力推动益农活动事业,才能够为当下国内新农村的开发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此种做法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化发展。
三、改进我国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对策
1.确立健全的利益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权益
农民工与农业企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前,农业企业自身既扮演者“经纪人”的角色,同时也扮演者“社会人”的角色:一方面,它与普通企业一样,其最终目的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它在农业生产化运营进程中又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在链接农民工与市场过程中,又与农民工结成利益结合化共存体制,在完成自我化发展的同时,还肩负着推动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企业,实现其就业的重任,换句话来讲,农业企业是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的命脉与基础。与农民工“共担风险、利润共享”的利益结合化共存体系,是带动农业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路径。农业企业与农民工作为利益共存体,需要确立健全的利益保障体系,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提升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利润分配方面做到公正化与公平性、提供给农民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给农民工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给农民工提供晋升机会、及时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民工最基本的社会权益。
2.推动企业的自主监管职能,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从农业角度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