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科技组织、科研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是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产、优质、高效”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目标。农业技术在这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农业产量、质量、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现先进的农业技术。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技推广体系着重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知识经济化和经济一体化在全球兴起,农业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农技推广体系不仅要提供先进的技术,更需要有预测市场前景的决策能力。这是增产增效、改善优良品种、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迫切需要农技改革和创新
作为政府行为的旧有农技推广体系,虽然目前仍然发挥着推动农业生产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暴露了它的缺点:资金瓶颈问题、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设备不合理(上层人多无事做,基层事多无人做)、推广机制不健全(推广技术“一刀切”,新技术推广不到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农技推广的改革。
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作为产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整体素质底,市场预测能力差,农业技术推广主要由政府强制性完成,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底下,大部分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形成了需要加速更新换代的优质种苗多、品种储备少;高科技农产品少、普通农产品多。特色农产品少、大路农产品多的局面,难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反季节性、趋向营养保健、无公害和价廉等变化的要求,从而更加无法调动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的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农业科技的增产潜力,已经普遍意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打破了过去靠天吃饭的思想,表现出对科技致富的渴求。但他们整体素质低,对市场预测和决策能力差、抵御风险能力小,这就要求我们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一套全新农技推广体系,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
企业带动型
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机股份合作公司、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集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多元化农机服务机制。
政府支持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改革方面,对于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对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是降低进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在发 展 方 面,对 于 政 府 而 言,主 要 是 要 加 大 政 府 财 政 支 持 力 度。一 方 面,各 级 财 政 要逐步加大对公共农业服务的财政投入,让农民能够得到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基础设施。
富阳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