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激励机制没有系统化的应变化
中小企业管理上没有自我创造能力,往往会照搬大型企业的激励模式,在不了解员工有多层次的需求情况下,设计薪酬、福利、培训、及其绩效考核标准,制定的标准没有合理、规范、系统化机制,缺乏从战略角度出发培养核心人才,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这给员工造成很大困扰。
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成长性思维,从企业开办起一套模式永久使用,不依据时代进步改变激励模式,而且一旦激励机制形成一成不变,就会使员工将激励视为是一种固态,激励就会失去原有的刺激性。其实激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都会有差别,因而激励就必须因场景和情景不断变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励方式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是物质激励,管理者往往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不会进行团建方面的考虑,毕竟费时费力,而且即使组织各项活动,担心活动效果不佳,反作用于激励。因此过分强调利益导向,用金钱物质进行奖惩,未免过于简单,过往的激励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消极面也慢慢显现,人员会过度表现于物质奖励,无法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懒散、缺乏学习与进取的动力。
(四)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因组织结构简单,管理至上而上,而且管理者把公司的效益放在第一位,认为企业文化是大型企业的团建,公益形象的需要,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存在一些误区:
1、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的文体活动;
2、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喊口号、写标语;
3、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4、盲目模仿优秀企业,生搬硬套。
(五)忽视培训系统的建立
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不可缺少的工作,更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法器,可是企业大部分的培训制度知识只是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出去学习一段时间。只考虑企业短期利润,忽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很少有企业建立一套完整、先进、合理的员工培训系统。
(六)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大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往往都会过分看重业绩考核,忽视行为考核。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实用的考核工具,很容易造成考核上的失误,不能客观的评估有效成绩。 常用的误区是人好考核就好、职位高考评就高、最高层说了算、标准单一、没有公开考评。
(七)未建立科学的新酬体系
中小企业的员工薪酬水平主要依赖职务的提升、对企业价值贡献作为激励标准。这种薪酬体系,不仅容易造成成本浪费,而且不能有效发挥人员的价值,带来企业人才的不稳定性。
三、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对策
(一)重视激励机制的作用
企业如同一辆行驶的汽车,激励机制就好比是发动机,只有发动机好,车才会行驶的快!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时刻把企业的运营管理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高度重视激励机制。
(二)实行分层次的激励机制
高层管理人员给予股份激励,相当于成为公司的股东,与企业命运绑在一起,共享经济和风险;中层管理人员给予充分的授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施展才华;低层人员给予培训,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沟通给予充分的尊重,培养企业荣誉感。研发工作者,给予宽松的经费预算政策,提供研发设备仪器,鼓励在研发活动中的创新工作,依贡献给予奖励。
(三)激励方式实行多样化
同步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以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为主,坚持多劳多得,根据绩效进行奖励;精神奖励包括职位晋升、团队激励、荣誉表彰、培训奖励等。有利于知识共享。多样式的激励方式会让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强烈的学习与创新愿望。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