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企业自身而言,企业不能单独地被看做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传统观念一般认为企业是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存在的的营利性经济组织。④ 但往往很多企业不以为意,都打着“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名义,只把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从而出现了上述的这些案例事件,而从中得出的问题都在明确的告知者社会大众,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存在着各方面的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追求最大利益化的同时,无视劳动者、社会乃至企业本身造成极大危害。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服务,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虚假信息,侵犯消费者合法的利益。对环境意识的缺失,在企业产品的消费过程中造成对环境的伤害,造成外部不经济的问题。较小参加慈善事业,对整个社会缺少回报。
(二)国家地方政府部门行为的原因
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了解很少甚至是根本没有了解,对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缺乏研究。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此外,官员腐败,官风堕落,政企不分,放宽管理,并没有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监督,使得企业行为更加的放纵。
(三)法律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公众道德的原因
相关的法律反馈不健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措施仍存在一定漏洞,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是怠慢的,这就造成了企业有法不依,违法不久。社会的监督首先体现在媒体的监督能力上,待需提高。尽管网络的发达意境提高了媒体的曝光速度,但对于很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事件,媒体还是滞后的。其次就是行业协会与企业与正度、消费者之间的协调不健全。
五、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
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⑤第一,企业应当强化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道德形象建设。企业家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能为了利益,压低生产成本。要加大安全生产和防治污染环境的资金投入,建设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员工安全生产,完善员工保障体系。还要定期对员工作对相对应的培训,增强员工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国家地方政府应当发挥健全制度引导与作用。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决定了政府应该参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治理。⑥国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官员的道德素养,减少腐败。通过法律,制度等约束性的手段对企业承担责任进行引导。建立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尊重和及时的肯定,满足企业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企业的知名度。是更加多的企业意识到努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进而去饯行社会责任。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
企业社会责任无法落实到位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对企业责任问题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严加修改和完善,让企业社会责任有法有依。
(四)社会应当采取舆论监督,构建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第一,应当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采取一定的顾虑措施加大信息透明度,防止媒体受政府或企业的干扰。第二,公众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来对抗违法的经济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社会大众也应该在政府的带动下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建立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并且将其制度化,规范化,部门化,责任化。
六、结语
社会是一个集体,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只有将其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一个经济效益。同时需要政府行为、法律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公众道德等社会行为相辅相成一起监督一起成长。所以说,企业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①宿芳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秦皇岛市.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第20期.
②胡小梅.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兰州.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2019年第4期.
③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湖北.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第2期.
④王泽恩.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究.成都.《中国市场》2017年第4期.
⑤余丽丽.林鸿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福建. 《科技和产业》.2010年 第7期。
⑥李恒.黄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产生、实质与治理.四川.《天府新论》. 2014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