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在20世纪初才形成,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后,至今各国的学者对其界定仍存在着分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在中国出现始自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早期企业社会责任大多数是跨国采购商要求中国企业满足其提出的工作条件和工人待遇等等的一系列要求。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活跃,开始加速进入发展的阶段。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括的内容
社会责任的内容包裹四个方面,第一个首先有经济责任;第二个是法律责任;第三个要有伦理责任,第四个要有慈善责任。经济责任,作为企业来讲就是创造价值,回报股东,回报员工;回报各个有利益的相关者。法律责任就是要奉公守法、遵守制度规章纳税;伦理责任就是企业要有良知;慈善的责任就是企业最高的境界,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对一个国家来讲社会企业如果能够积极踊跃的担负社会责任,那么对打造和谐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②
三、海南“糖精枣“毒枣”案例的分析
(一)海南“糖精枣”的事件
随着全球性企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正如李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企业莅临随关注的是企业经济责任(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及遵循“股东指上路基,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认为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服从这一目标。但是,由于现实中不存在万能的市场、无暇的制度环境以及企业风险全部由股东承担等前提条件,因此片面的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可能导致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③
经群众举报2015年9月1日凌晨,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获封存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疑似问题青枣。执法人员从现场抽取2箱青枣送海南视屏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检测结果显示,两箱青枣每公斤分别含糖精钠0.3克和0.1克,为“糖精枣”。
因色泽红润,价格低廉,现有部分“糖精枣”流向市场。为确保消费食品安全,海南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食药监管系统对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水果摊位等销售水果的场所进行全面大排查,发现有在售鲜枣的,检查进货来源、索证索票等情况,还通过舔舔尝枣的表皮(不咬破)、或用很少量的矿泉水浸泡品尝,发现舌有发腻甜味或水有舔味,立即扣押在售鲜枣、抽样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追溯来源和购销情况。通过排查,发现海南五指山利达超市和五指山正岛商贸有限公司共从海口南北水果市场A区7号摊位购进可疑鲜枣77斤,现场扣押18.4斤。
海南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经过缜密调查,2015年9月6日晚,“糖精枣”事件专案组赶往广东省雷州市。9月7日凌晨在雷州市警方的配合下在广东省雷州市英利镇新村仔村一处靠公路旁的农村民宅一举捣毁加工“糖精枣”的“黑窝点”。查获大量腐烂青枣及加工工具和设备。经查,由2015年8月20日以来,涉案人邓翔从外地运来青枣,先在烧热的水中过一遍,然后将焯过水的青枣倒入水池里(其实是用木头钉成的一个方形池子,把池子内的防雨布拉起来罩在池子内),加入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进行浸泡,制成“糖精枣”然后运往南宁、北海、海口等地销售,总数达30余吨。
按照国家标准,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添加剂严禁在青枣使用。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邓翔等生产销售“糖精枣”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案已移交送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二)海南“糖精枣”事件体现出社会责任的问题:
1、政府监督缺失
由于责任部门的监管不力没有全方位到位,加上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一些经营者不择手段的为求达到利益最大化,进行不正当的违规操作。
2、道德的缺失
经营者没有道德的底线,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违法犯罪,用卑鄙的手段追逐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制造销售食品,对社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伤害。
3、消费者缺失辨别能力。
消费者应当具备对食品的辨别能力,当遇到食品的的质量问题时,可以及时的维护自身的权益,适时的使用法律和媒体工具。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