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黄芩临床配伍应用
黄芩味苦,性寒,《本经》载其有“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热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张元素曰:“黄芩之用有九,泄肺热,一也;上焦皮肤风热风湿,二也;去诸热,三也;利胸中气,四也;消痰膈,五也;除脾经堵湿,六也;夏月须用,七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八也;安胎,九也。概之说,黄芩能清热燥湿,凉血止血,安胎,入肺,胆,胃,大肠诸经。在临床应用上以黄芩为伍的经典配方很多。
1.黄芩配葛根。见《伤寒论》葛根芩连汤。取黄芩清里热,厚肠胃而治痢,以解胃肠之里,葛根发表解肌,以外解在表之邪,且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痢,治疗外感表症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痢,胸脘烦热等。
2.黄芩配白术。见《景岳全书》良方白术散,二者均为安胎圣药,黄芩苦寒而降,清热泻火,安胎,善除胃热,泻肝胆大肠之火,白术甘温味厚,补脾益气,健中增食,燥湿利水,固下安胎,二者相配,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3.黄芩配知母。见《瘟疫论》达源饮。以黄芩清热解毒,清泄肺胃之火,知母清肺热,专泻下焦肾火,以清实热退虚热,养阴生津,二者合用,主治肺热咳嗽,吐痰粘稠,身热口渴等症。
4.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
5.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6.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7.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8.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
9.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三)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
1.3.1
1.黄芩苷(baicalin)
2.黄芩素(baicalein)
3.汉黄芩苷(wongonoside)
4.汉黄芩素(wongonin)
5.黄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
6.千层纸黄素A(oroxylinA)
7.菜油淄醇及其它挥发油类等
二.黄芩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的提取新方法
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很多,主要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加碱温浸法等。但是都存在提取时间长,效率低,溶剂消耗量大,操作繁琐,过滤困难等缺点。随着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提取方法也不断实现。
2.1.1.超声提取法
超声能产生空化效应,具有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使黄芩植物组织在溶剂中瞬时产生的空化泡的崩溃,而使组织中的细胞破裂、以利于溶剂渗透到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中的黄芩苷成分进入水溶剂中。加速相互渗透、溶剂,以增加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微波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为目前公认的绿色样品预处理技术之一。在环境、生化、食品、工业和中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1.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指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
三.含黄芩制剂中黄酮单体成分的含量测定
3.1.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黄酮单体成分含量测定的最常用方法,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链合相为固定相,流动相常用甲醇-水-乙酸(或磷酸缓冲剂)及乙腈-水系统,大多采用紫外检测器。
例: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制法】黄芩加水煎煮,煎液浓缩后,调pH值至1.0-2.0,静置12h,取沉淀加6-8倍量水,调pH值至7.0。再加乙醇使溶解,滤过,滤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min,静置12h。取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0。回收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30min后,煎煮,煎煮液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拌,静置12h,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h,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72h,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或再加入香精适量,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规格(1)规格(2)]或500ml[规格(3)]。搅匀静置12h,滤过,罐装,灭菌,即得。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值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测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min,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3.1.2.薄层色谱扫描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主要是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分析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其具有很多优点 ,如简单易学 ,适用广泛 (可用于复杂成分分离 ,未知成分的分离、检测 ) ,多路控效应 (可同时多个样品分离 ,灵敏度高 ,检测速度快 ) ,样品预处理简单 ,精度要求不高 ,且同一色板上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显色剂或检测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 ,并可重复测定;但本法的缺点在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半点的原位定量 ,受铺板质量、点样技术、展开条件、显色等因素影响 ,而显色又有显色的均匀、灵敏、稳定等因素影响。
含黄芩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概述 (2)(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