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黄芪中皂苷类化合物的作用
(一)黄芪总皂苷对H_2O_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二)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
(三)黄芪总皂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二、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的方法
(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总皂苷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
三、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实例
(一)HPLC-ELSD方法测定黄芪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二)HPLC-CAD法同时测定注射用芪红脉通中的7个黄芪皂苷类成分
(三)HPLC_MS法测定步长脑心通中多种黄芪皂苷类成分
四、参考文献
一、黄芪中皂苷类化合物的作用
(一)黄芪总皂苷对H_2O_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黄芪总皂苷(Astragaloside ASTS)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报道, ASTS可减轻自由基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1];可缩小犬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2];抑制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Ca2+内流,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3];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心肌损伤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乳酸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4]。但是,ASTS对心肌保护作用及心肌细胞凋亡通路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ASTS对H2O2诱导乳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通路的保护机制,为ASTS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前期阶段。尽管肝硬化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但是研究表明肝纤维是一个相对可逆的病理过程。在肝纤维化阶段进行干预可能是防治肝硬化的有效途径[1]。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防治肝硬化和慢性肝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当务之急。以往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黄芪具有抑制肝组织胶原沉积和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还可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肝再生。黄芪总皂苷(astragalosides)是从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有报道其对体外激活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可能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本实验以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肝纤维化为模型,观察黄芪总苷对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黄芪总皂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典型的应激反应,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实验证明,由于力竭运动时大脑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自由基产生增加,出现神经细胞线粒体钙超载,并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这些都是运动导致脑细胞凋亡的诱发因素[1],而海马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应激及缺氧最敏感的组织之一,因此运动性疲劳时海马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受损,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增加必将诱导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产生[2]。本研究通过观察黄芪有效成分黄芪总皂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可能作用机制。
二、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黄芪总皂苷,硅胶柱层析分离不同的皂苷组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示差检测器法(HPLC-RID)进行皂苷类成分的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从黄芪总皂苷中分离出六种黄芪皂苷化合物(AS-Ⅰ~AS-Ⅵ),其中AS-Ⅰ部分经鉴定主要含皂苷Ⅱ,质量分数为29.4%,AS-Ⅲ部分经鉴定主要含皂苷Ⅳ,质量分数为22.82%。其余4个部分有待于进一步鉴定。结论:此法能较好的分离和纯化黄芪皂苷,TLC和HPLC-RID法操作简便,可作为黄芪皂苷的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
(二)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的方法
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以吡啶 -苯甲酰氯 ( 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 ,以甲醇 -四氢呋喃 -水 ( 90:4∶6,0 .2 %三乙胺 )为流动相 ,VD3为内标物 ,在 2 3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黄芪甲苷在 0 .0 0 4~ 0 .0 80mg· m L-1范围内呈线性 ,相关系数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94 .7%。用该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测定 ,结果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法准确 ,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总皂苷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夹黄芪的干燥根。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腐生肌等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1-2]。其中黄芪皂苷为其主要成分。黄芪总皂苷具有消炎、镇痛、降血压、抗心肌缺氧、镇静等作用[3]。黄芪甲苷亦具有抗炎、降压、镇痛、镇静的作用[4]。实验证明,黄芪甲苷具有抗胃溃疡作用,30 mg/kg黄芪甲苷对酒精灌胃制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具有52%的胃保护率[5]。因此,我们用黄芪总皂苷为原料,研制新型胃黏膜保护剂黄芪总皂苷胃漂浮缓释片。目前,黄芪皂苷的提取多采用水提醇沉法,还有微波法[6]。对黄芪皂苷的精制,目前多采用正丁醇萃取法及树脂吸附法。由于树脂吸附法效果好,树脂吸附精制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成本较低等优点,且可再生反复使用,故已广泛用于皂苷等物质的提取、富集和纯化[7-10]。本实验就黄芪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及各影响因素,筛选最佳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三、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实例
(一)HPLC-ELSD方法测定黄芪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建立 HPLC-ELSD 方法测定黄芪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Kromasil-C_(18)柱(250 mm×4.6mm,5μm);柱温25℃,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ELSD 条件:汽化室温度100℃,氮气压为3.5×10~5Pa。结果:黄芪甲苷在40.6~650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在药材中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 为1.5%。4种制剂的回收率分别为黄芪注射液97.8%(RSD=1.70%),参芪五味子口服液101.2%(RSD=1.87%),黄芪颗粒99.6%(RSD=1.96%),益气糖康胶囊98.7%(RSD=1.7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