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因素
引言:摘 要: 国内现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并且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系统介绍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影响, 深入分析了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提出了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希望对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文化水平和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
一、职业倦怠的含义及标准
关于“职业倦怠”一词的最初界定是由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 用以描述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s)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美国著名学者玛诗拉奇等人认为,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可以三个标准判断,第一个标准为情绪衰竭,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疲劳,对工作缺乏活力和热情;第二个标准为缺乏人性化, 主要表现为对工作对象的疏离和冷漠, 在教育活动中缺乏耐心和爱心;第三个标准为低个人成就感,即对自身职业的价值降低、个人成就感消失、自我评价消极等。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
有研究表明出现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时往往表现出缺乏耐心,容易生气,情绪低落,缺乏热情;无心钻研业务, 工作上避重就轻, 缺乏责任感; 心理上缺乏信心, 得过且过,缺乏上进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行为上则有消极、异常的表现,如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幼儿。
教师职业倦怠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不利于幼
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同时由于对工作对象的疏离和冷漠,不良的情绪状态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幼儿情绪有易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环境和成人的影响,教师的不良情绪状态会对幼儿情绪和个性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倦怠状态会导致教师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方面
1.社会期望和要求过高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因素(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