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家长对孩子均只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因此,除日常生活方面的包办代替之外,特别注重幼儿的教育问题,时常会尽可能的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才能。甚至不乏部分家长在幼儿的能力之外进行相应技能的强行灌输,同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兴枢爱好不相符合。家长对幼儿成长道路的盲目安排。将会促使幼儿经历过度的挫折,基于其较弱的抗压能力,难免会打击到幼儿的信心,并且幼儿经常在家长的公定、批评,甚至是训斥当中生活,将会产生过多的挫败感,逐渐积累成“我不行”的负面情绪。
二、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而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我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对幼儿过多的否定和批评、家园联系的不密切,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纲要》又将“有信心”作为社会领域的一条主要目标,那么如何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在自信中快乐、健康成长呢?针对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我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营造和谐的环境,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纲要》中的指导我们: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幼儿。教师的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温柔的抚摸,都能为幼儿营造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有的幼儿胆子小,不喜欢讲话,老师就要耐心引导,多与幼儿沟通,多给他们一些拥抱和关怀。针对这种孩子,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淡;多一些温柔,少一些凶狠。只要你真心地爱孩子,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真心,他们也会敞开心扉和你做朋友,这样孩子们才会觉得他们处于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中,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
2.善于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俗话说的好:“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想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励幼儿。“鼓励”对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对于幼儿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热烈的赞扬,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上课时喜欢开小差、坐不住,但有一次他竟然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立刻请他回答,不管他回答的正确与否,我都表扬了他,因为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鼓励他继续保持。没想到经过这次小小的鼓励,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听课也越来越认真。就是因为一次小小的表扬,他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他的自信心也无形中增强了。每个幼儿都是积极进取的,但需要你的正确引导和不吝啬的鼓励。
3.加强家园联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纲要》中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老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能够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而应该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加强家园联系,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工作中,教师可以主动地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参加园内举办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家长来园参加半日活动或者亲子游戏。教师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然后召开班级家长交流会,交流汇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老师与家长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参考文献
1、章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张桂婷:《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和对策》
3、姜士燕:《浅谈幼儿缺乏责任感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