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4、及时的表扬,积极的引导,以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及时表扬,积极引导,以稳定、巩固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幼儿对一些动植物感兴趣,时而跑来告诉他的新发现,如:“小草发芽了”、“蝌蚪变青蛙了”等等,便应该表扬他们观察细心,并鼓励他们看得更仔细些。以后,一些幼儿不仅能发现动植物的某些细小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把自己家里养的金鱼、种的花草等拿到幼儿园来让大家饲养、种植、观察,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对孩子们及时的表扬肯定,积极地引导会起很大的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都不足,做起事情来往往都不会达到标准,但在这样的孩子面前我们经常对她们进行关心、鼓励、表扬,在幼儿活动中,一个细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我们都能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鼓励孩子多说些自信心的话,有利于促进她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她们表现自我和敢于尝试能力。对于她们的敢于尝试多讲些赞美和夸奖的话,以表扬优点来促进她们成长,这样潜移默化的也能从心理的角度来影响她们的意志品质,并使她们个性健康的成长。 5、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应包括教育、环境、幼儿三个因素。这个教育环境指的是能满足、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之所以强调环境的教育作用,是因为幼儿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起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比如在为幼儿创设趣味的活动情境时,要创造逼真的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在活动气氛中产生兴趣。因为在活动中大量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可感触,富于变化的情境会更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如何开展“寻宝”探险活动,让幼儿像一位探索家那样,爬过“山地”,越过“小河”,走过“森林”,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解开图中之迷,最后寻得“宝贝”,这比一般的看图讲解要好多了。在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当代幼儿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做假戏,他们更喜欢体验“假戏真做”的真实效果,如自制水果酱、自制豆浆等真实的实践活动。又如与部队解放军联欢,带他们去体验军营生活。在设计活动,教师一定要注重环境的真实性,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真实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总而言之,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主动学习才能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活动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裴亚光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些游戏教学过程中,有时幼儿表现得并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原因就是幼儿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是老师硬让他们玩这个游戏的。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尽量把选择权交给幼儿,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学习时就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兴趣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能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它能使幼儿主动探究,并使活动得以深入持续。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注重孩子兴趣培养,用孩子好奇、积极探究的精神去打开智慧之厅的钥匙。这样才能让幼儿中兴趣中乐于学习,在兴趣中乐于探究,进而能更充分地调动学习的内在潜能。从而使他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