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以愉快为目的的体验生活的活动。兴趣性、娱乐性是游戏的重要特点。幼儿是从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的,如果幼儿对游戏丧失了兴趣,那就意味着游戏停止了。
我们这里中班一个游戏《口香糖》,幼儿听了教师指令后能够讲身体部位粘的紧紧的,教师假装用力的撕开他们然而并撕不开时,幼儿看到教师表情是相当的有满足感,教师的表情有趣孩子们看了也会非常的开心。游戏的气氛也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整个过程不应该有严肃的场面,应当轻松愉快让幼儿充分的去体验游戏的乐趣,才会让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适当的表扬与夸赞是必不可少。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引导幼儿一起玩耍,制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更加的喜欢游戏。
四、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的行为顺序和被允许或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可以将游戏规则分为显规则和潜规则两种。显规则是游戏所明确规定的、游戏者需要有意识自觉遵行的规则,主要是关于游戏方法的规定。显规则也是约定俗成的,但通常是在游戏编创时载明和游戏前商定的。游戏中,显规则的修改必须得到多数参加者的同意和全体参加者的理解,理解但不同意的可以退出游戏,不退出就必须遵行,否则游戏不能正常进行。
所以游戏中最重要的还有规则,教师必须给幼儿灌输强烈的规则意识,没有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参加游戏就必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愉快的进行玩耍,否则幼儿体验不到游戏的趣味性也无法达成更多的目标。规则对于游戏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幼儿也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约束性,只有明确的规则意识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使得幼儿拥有更好的身心发展。幼儿的游戏的规则水平是随着他的能力发展逐步得到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规则游戏的兴趣也在增长,并且处在稳定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幼儿逐渐张长大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大,并且稳定在一定的阶段。
以上我说的只是非常片面的关于游戏的一小部分,当然还有更多的方面可以从游戏细细的解刨。确实游戏也是学前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主流教育的共识。幼儿无时无刻不都在游戏,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现代社会文明赋予并充分肯定幼儿游戏的权利,好的学前教育是这一权利的保护渠道。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阶段,游戏依然是幼儿园不可缺失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应该得到等到学前教育者的喜欢和拥护,而我们学前教育也必须遵守幼儿的这一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更多的不同的有趣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