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加强我国的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典型的事件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通过对事件的讲解来让幼儿理解和记住在其反映出的问题和社会现象,让幼儿体会并促进“爱心”和同情心的产生。
(二)家长和教师树立榜样,营造爱的成长环境
在生活中需要加强对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工作。在生活中,幼儿主要接受教育的场所便是幼儿园和家庭,并且经常接触的成年人便是家长和教师,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并且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来完成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为幼儿创设爱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爱,促进“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三)创设情感体验情景,系统培养幼儿同情心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情感体验情景,系统培养幼儿同情心。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情感情景的应用,将幼儿进行分组,系统性地培养整体的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形成。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爱心”和同情心对于幼儿未来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幼儿发展的必要性,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的具体策略。“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能够使幼儿产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也能够让幼儿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幼儿的情感的形成,对其他人都怀有正确的态度,以及对幼儿的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交往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谢婉莹.浅谈幼儿“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94.
[2]常丽娟. 浅析幼儿同情心的培养[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文档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王珍.谈幼儿同情心培养的有效尝试[J].文教^^文档,2014(11):126-127.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3)(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