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内容摘要: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应该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
关键词:幼儿 习惯 培养 策略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生旅途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因为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不能不慎重。
习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影响其生活方式和成长的道路,正所谓“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任意进行的。应该科学的有原则的进行培养。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一种是对孩子的过度娇宠。很多年轻父母生下孩子的时候,都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里。孩子的出世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大放光彩。沉浸在欢乐之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6位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怕哪方面想得不周到,做得不周到怕委屈了孩子。就这样,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占据了家里的核心位置,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殊不知,家长无尽的爱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严重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意识的确立和自理能力的培养,甚至会造成孩子懒惰、刁蛮任性、胆怯害羞的心里问题。第二种是过度严厉,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思想的影响。第三种家长就是孩子刚出生,家长就为他们设计将来的发展道路,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早期教育方面就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例如给3岁的孩子买高档的钢琴,古筝等音乐器材,给2岁的孩子报绘画班、舞蹈班、珠心算班等各种特长兴趣班……家长的“高期望”“严要求”会使性格倔强的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抵抗心理,与家长产生对立的情绪从而使性格变得乖戾,行为举止粗暴;性格懦弱的的幼儿则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撒谎等不良表现。
2.赞赏孩子要适时适当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优点和长处的赞赏,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因此,家长要抓住机会,适当的对孩子多加赞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甚至一个赞许的微笑可能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小的鼓励。父母鼓励孩子的机会也很多,这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进行鼓励。当我们的孩子自己动手叠被子,整理衣物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真是好样的!”当我们的孩子为下班回到家的爸爸妈妈拿来拖鞋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真棒,会照顾父母了。”当我们的孩子帮一位老奶奶提菜篮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助人为乐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我为你感到自豪!”等等,要相信,我们的赞扬会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使良好的行为变成良好的习惯。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发展情况适时适度的表扬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3.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榜样作用
论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